城市园林生态规划的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11期   作者:刘欣
[导读] 城市园林是许多生物种群的栖息地,也是人们接触和了解大自然的重要场所,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刘欣  
        融创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300381
        摘要:城市园林是许多生物种群的栖息地,也是人们接触和了解大自然的重要场所,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城市园林又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相互作用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这种复合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必须与一定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需要相适应。本文基于城市远离你生态规划,对城市园林生态规划的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城市园林,生态规划,设计研究

1. 城市园林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生态绿地空间规划、园林景观外貌与园林建筑规划等。环境敏感区是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潜在天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极易因人类不当的开发活动而导致环境负效果,依据资源特性与功能差异,环境敏感区可分为:生态敏感区、文化敏感区、资源生产敏感区和天然灾害敏感区。对城市园林来说,生态敏感区包括城市中的河流水系、滨水地区、特殊或稀有植物群落、部分野生动物栖息地等。文化景观敏感区指城市景观中具有特殊或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资源生产敏感区有城市水源涵养、新鲜空气补充、土壤维护、野生动物繁殖区等。天然灾害敏感区包括城市可能发生洪患的滨水区、地质不稳定区又空气严重污染区等。因此,在城市园林生态规划中应首先做好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此外,生态绿地空间布局规划直接影响园林景观的效果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园林景观外貌与园林建筑规划对提高园林景观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城市园林生态规划的设计
        在生态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设计是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成败的关键环节,特别在城市园林这种绿地尺度较小的环境中,设计尤为重要。城市园林生态设计是指设计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协调,不仅要考虑对园林使用者达到最优化设计,同时要考虑对自然环境最优化设计,尽可能的保护环境或恢复环境,使其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同时为人们创造满足视觉景观美、内涵丰富、有益健康、令人愉快和安全的环境,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和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
        2.1 城市园林的视觉景观形象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首先应该体现美学价值,提高景观质量,充分发挥园林在美化市容,丰富城市景观方面的作用。中国园林在如何提高视觉景观质量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园林景观设计手法而言就有对景、借景、框景、降景、引景、漏景等等。我国早在北魏时期大官僚张伦宅院的假山采用“小中见大”的设计手法,苏州古典园林中水体与其周围的山石、林木、建筑形成“虚实相生”的造园方式等等都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典范。这些设计方式对现代园林仍有良好的借鉴作用,而且现代园林生态建设中,更加注重利用植物来营造景观。充分利用植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结合游步道、园林小品等景观元素以及周围环境可以营造空间富于变化、具有丰富内涵并且满足人们视觉要求的优美的景观效果。
        2.2 城市园林的环境生态效应
        (1)保护生物多样性
        园林生物多样性维持了园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是园林生态系统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基础。关于如何通过景观格局的设计来保持生物多样性,是园林生态设计的一个最重要方面。
        第一,利用植物间的化感作用
        园林这种半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陆地一样,存在一种植物抑制另一种或多种植物生长的现象,例如洋槐能抑制多种杂草的生长,榆树可使栎树发育不良, 栎树、白桦可排挤松树,松树、苹果以及许多草本植物不能生长在黑胡桃树荫下,松树与云杉间种发育不良,薄荷属和艾属植物分泌的挥发油阻碍豆科植物的生长等。另一方面,某些植物对另一些植物则有相互促进作用,如:皂英与七里香,黄栌与鞑靼槭,它们在一起生长时,植株高度会显著增加。园林生态设计可以利用植物间的化感作用,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健康生长。
        第二,建立多样性环境
        为动植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对于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类型多样,包括水体、林地、草地、硬质铺装等,可为生物提供多种生境类型。城市园林大面积硬质铺装对物种的多样性有负面影响,特殊的水泥石头以及窝巢能为动物提供有效的栖息场所,放置供鸟饮水的简单容器有利于城市动物多样性增加与保护。园林生态设计还可利用环境设计技术改变景观的朝向、微气候,结合仿生法,即通过人工方法使植物群落接近或达到原始植物群落的性质和功能,形成合理的植物成层结构,提高动植物栖息地的质量,为物种创造适宜的多样性的生境结构。
        第三,创造适宜大小的面积
        一般认为物种丰富度与园林绿地面积成正相关,而且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最小面积要求。目前我国城市园林面积太小,对物种的保护能力较弱。设计时要适当增加绿地面积,满足物种自然生长所需的最小面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最低标准如表1所示,有的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受周围条件限制,有时很难扩大,可以考虑增加生境类型、改变生境结构或增加景观等方法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育。
表1  城市绿地最低标准值
功能水平    离家最大距离(m)    最小绿地面积(公顷ha)
居户绿地    150    1
邻里组团绿地    400    10(公园:5ha)
小区绿地    800    30(公园:10ha)
城区绿地    1600    60
城市绿地    3200    >200(小城镇)
城市森林    5000    >300(大城市)

        2.3 城市园林的适宜性设计
        (1)安全性
        园林生态设计不仅要保证居民日常豁要,同时要保障人们的安全,美国Lumyus针对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许多有效的措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安全性。例如保证视线和交通系统通畅高效,道路及各种设施等有清楚的标识系统;在建筑物的入口和停车处需要有通畅的视线和足够的转弯半径,并用高亮度的照明来保证安全;步行道路面要防滑无反光,儿童游戏设施则要地形平坦,远离交通;还要考虑突发情况下的安全,如火灾、洪水等,要有防灾设施和避难场所。
        (2)可达性
        园林设计中加强园林对人们提供的方便性服务功能,对提高园林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园林的可达性即指城市区位条件和交通便于快捷到达。设计中应该注意园林景观的入口位置可设在相对重要的街道,人们能方便看到和易于通达,并提供可供选择的多条路线和多个出入口等便利措施。
        (3)舒适性
        生态设计应该以人类的户外行为规律及其需求为主要依据,以大众思想为基础,兼顾人们共有的行为,充分考虑人们的主要活动喜好,通过精心安排保证这些活动的继续开展。设置座椅、运动场等设施应该充分考虑场地的徽气候状况,利用植物遮荫、挡风等特点提供小环境、娱乐场所、野餐地等,创造既适合社交又可提供隐蔽和私密的环境,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而且一般在湿度较大的地方人体的舒适感下降,引入空气循环和利用日照可降低湿度。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园林的娱乐、文化教育、交往等社会功能。
        
结语
        城市园林建设涉及到风景学、生态学、植物学、园艺学、环保学、林学、美学等多门学科,只有加强多学科的广泛联合与指导,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多学科交叉与渗透,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协调发展,使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从而达到全方位生态规划。
参考文献
[1]王章叶,闫笑一.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的对策——评《生态园林城市规划》[J]. 环境工程, 2020, v.38;No.268(10).
[2]黄雁.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绿化植被的分布和配置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0, v.45;No.26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