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春凤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癫痫治疗中丙戊酸钠缓释片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老年癫痫患者取样84例(皆为我院2019.09-2021.02接诊),抽签分组,分别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实验组)和托吡酯(常规组)进行治疗,观察癫痫发作情况,比较总有效率、MMSE评分。结果:治疗2月后,实验组发作(2.16±1.47)次,平均持续(3.42±1.27)min,比常规组(3.96±1.61)次,(4.65±1.58)min少,总有效率93.02%(40/43),MMSE(21.41±4.58)分,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在老年癫痫治疗中丙戊酸钠缓释片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缓解其癫痫发作情况,疗效确切,具有较高可行性。
关键词:可行性分析;临床疗效;老年癫痫治疗;丙戊酸钠缓释片
癫痫可使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口吐白沫、抽搐等症状,发作场合与时间均不固定,具有易反复发作、发病快、起病急等临床特征[1],是常见神经内科疾病,发病原因与大脑功能失调有关。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是癫痫的好发群体,若未能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将会损伤患者神经元,降低其认知功能,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困扰。故此,本次研究取84例样本,分析观察了老年癫痫治疗中丙戊酸钠缓释片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9.09-2021.02接诊老年癫痫患者取样84例,排除标准:(1)对托吡酯和丙戊酸钠缓释片过敏者;(2)严重肢体疾病;(3)心肝肾功能不全者;(4)合并颅内疾病及脑部肿瘤者;(5)治疗中断,中途退出者。入组标准:(1)依从性良好;(2)签署知情同意书;(3)60周岁以上;(4)脑电图、临床检查确诊者。实验组61至82岁,平均(70.36±5.87)岁,1至8年病程,平均(4.74±1.33)年,参照组61至83岁,平均(70.51±5.67)岁,1至8年病程,平均(4.69±1.37)年,(P>0.05)。
1.2方法
指导常规组每天2次,每次口服50mg托吡酯片(国药准字H20020555,规格:25mg*60s,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进行治疗,随后可依据患者病况酌情调整用药剂量(需在200 mg范围内)。指导实验组每天2次,每次口服 15 mg /kg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 国药准字H20010595,规格:500mg*30s(I),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随后可依据患者病况酌情调整用药剂量(需在 30 mg /kg范围内),两组皆在用药3月后评估效果。
1.3观察指标
1.3.1 疗效判定:有效:癫痫持续时间缩短,发作次数降幅在50%至75%范围内;显效:癫痫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发作次数降幅大于75%;无效:未达成以上指标。
1.3.2 详细记录患者癫痫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
1.3.3借助MMSE量表评估认知功能(0至30分):重度障碍为0至9分;中度障碍为10至20分;轻度障碍为21至26分,正常为27至30分。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癫痫发作情况
治疗2月后,实验组发作(2.16±1.47)次,平均持续(3.42±1.27)min,比常规组(3.96±1.61)次,(4.65±1.58)min少,P<0.05。
2.3有效性观察
常规组75.61%(31/41)总有效率比实验组93.02%(40/43)要低,X2=4.865,P=0.027。
3.讨论
癫痫发作可损伤患者神经系统,使其出现肢体、情感、意识障碍,对其的治疗需要以改善认知功能、保护神经系统为基础准则。秦艳芬,弯碧琼,李亚楠[2]研究指出,针对老年癫痫患者,丙戊酸钠缓释片可对其症状转归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实验组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时间比常规组少,总有效率、MMSE 评分 比常规组高,究其缘由:①丙戊酸钠缓释片可作用于钙离子、钠离子通道,对脑部异常放电起到阻断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癫痫发作。②丙戊酸钠缓释片具有较高生物利用度,可在服用后被快速吸收。③丙戊酸钠缓释片服用后对神经元活动影响较小,很少引起淋巴结、血液、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用药安全性与可行性,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缓解临床症状[3]。
综上所述,在老年癫痫治疗中丙戊酸钠缓释片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缓解其癫痫发作情况,疗效确切,具有较高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杨明刚,史向松,王发胜,等.癫痫康胶囊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癫痫患者的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24):3826-3828.
[2]秦艳芬,弯碧琼,李亚楠,等.丙戊酸钠缓释片在老年癫痫患者治疗的症状转归效果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04):645-647.
[3]姬春雪,夏瑞雪,李阔,等.生酮饮食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痉挛发作类癫痫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3):3220-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