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丹
身份证号码:13062719870202****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电气安装属于建筑施工中重要组成部分,引起施工单位注意。针对传统防雷接地施工中存在的避雷范围小,无法满足高层建筑的避雷需要问题,开展针对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技术研究。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建筑物规模和高度的不断提升,多样化现代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建筑物受到雷电伤害的概率不断提高,很容易导致建筑物及使用者受到严重伤害。为提升建筑物防雷性能,雷电防护技术的科学选用极为关键,由此可见,本文研究具备较高的现实意义。
1防雷接地概述
在市政项目建设中,电气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要求安全性能要高,而且保障维护水平成熟,能够有力地支撑电力设施的一些设备正常运行。而电气设计的防雷接地,是其核心的一部分。防雷接地主要是为了防止雷电对电气电力造成安全隐患,导致火灾等事故的发生,还能防止静电对于电气设备的损伤,进而给电气施工作人员带来危险,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市政项目中,防雷接地必须严格遵守电气设计规范。要科学地、有效地安装防雷接地设备,装置避雷相关设施,如避雷针和避雷器等。防控是防雷接地的首要目标,要按照电气电力安装流程,将防雷接地装置安装达标,从而减少雷击的损害概率,促进市政项目的正常进行。
2雷电波入侵智能建筑的形式与原因
雷电波进入智能建筑的形式主要包含直击雷、感应雷,目前,智能弱电系统受到的危害是多种多样的。
(1)由空间电磁脉冲引发的干扰问题,建筑物本身在遭受雷击后,雷电将直接转变为空间电磁脉冲,在实际空间中如果出现空间电磁脉冲,会影响周边建筑物中以电能为供应的机械设备。工作人员可采用干扰和屏蔽方法,从根本上解除脉冲带来的负面危害。
(2)缆线传导过电压,建筑物在受到雷击影响后,会受到雷电流的威胁,雷电直接通过电缆流传,最终直接入侵建筑物,损害建筑物系统。
(3)如果雷电流在建筑物中泄放,会引发严重的感应生成的问题,影响智能建筑的运行。
(4)建筑物的高度常处于较高水准,使得设计过程中需要应用到长度更大的引线,用于实现接地操作,会阻碍雷电流的正常解除,地电位的实际高度会迅速升高,出现反击的现象。
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3.1防雷接地线与基础接地网排布
在防雷接地线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设计图纸作为依据,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保证在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过程中每个细节的施工都要规范,避免实际接地与设计之间出现较大误差。
对电气工程防雷接地进行焊接,基础接地网选用基础大底板,底板上层中两根柱钢筋结构的直径不可少于20mm,将底板与小于15m×15m的网格焊接,再将基础接地网与结构桩基利用两根内部直径不小于15mm钢筋连接。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结构柱与主内钢筋的连接方式与事先的电气工程图纸不符时,应当对梁内柱钢筋与相同规格的钢筋结构进行焊接,形成完成的电气通路。为了进一步提高在高层建筑中的防雷接地施工效果,除了将装置的位置进行精准控制外,还需要加强对焊接过程中的工作管理,选择最符合施工要求的焊接方法,并在焊接结束后检测焊缝是否饱满,机械强度是否符合要求,并对存在虚焊、夹焊等部分进行补焊处理,当检测并无异常缺陷后,对焊缝药皮进行打磨,待清洁完毕后,在焊接表面涂抹沥青,防止焊接部位受到外界侵蚀腐坏。
3.2电缆通道的接地应用
在电气设计过程中,电缆通道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电缆通道的接地应用,目的就是在于防控隐患危险,从而保证电气设计的正常运行和电力的传输性能。在电气设计电缆通道接地的时候,要考虑变压器的荷载问题。另外在电缆通道接地的过程中,必须按规范操作。
3.3等电位连接设计
等电位连接技术指含有弱电设计理念的设备,在室内环境中需要技术人员设置相应连接带,借助等电位连接点的铺设,减少各弱电设备间存在的电位差。建筑物金属构件会因雷击而产生电位差,此时应借助连接点减少电位差。电气及相关电子设备的保护地、外壳、防静电等,其端部均借助最短距离完成与等电位有关连接带连接工作。在具体连接的过程中,需要综合采取星形结构连接模式、网状结构连接模式,以保护弱电系统的运作。
3.4工作接地
就工作接地而言,其就是指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进行实际的设计与安装过程中,将变压器中线作为实际的选定对象,进而进行正确的接地处理。在工作接地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就是接线端子,其主要的典型代表,就是屏蔽和防静电。在实际的工作接地中,正常在实际的配电过程中,都会将接线端子储存起来,将去储存在柜子中,进而使工作接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对于电奇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接地而言,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接线端子不可以与PE线进行连接,进而使接地故障的现象得以避免。高压系统在进行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科学的应用中性点接地方法,可以使接地电压状态得到全面有效的改善,不仅如此,在进行实际的工作接地过程中,还能使零序电压的偏移问题的控制更具便利性,进而维护电压的平衡。
3.5电源防护
通常情况下,雷电流的存在会给弱电设备造成较大危害,此种危害通过电气管道入侵,可在外部高压装置上方设高压避雷装置,电压在600V以下时才能够进行传输。在实际的线与线传输过程中,难以控制电流的大小,低压线路应采用相关过压保护方案。根据相关规定,目前主要通过分流技术对雷电过压能量进行分流处理,以完成对电源的保护,保障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安全。
3.6屏蔽与防静电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接地设备有着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如果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进行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静电与电磁共同作用进而形成了相应的干扰,则将接地设备应用进来,就可以使此干扰得到有效的防治,使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得到避免。为了使电气保护的效果得到全面的提高,使接地故障的发生概率进一步降低,就要将设备外壳与PE线连接在一起,在连接的过程中,还要保证连接的正确性,将PE线和屏蔽管线的两端位置找准,并且在此位置处,将导线中的屏蔽接地线连接在一起。为了使室内的屏蔽效果得到保证,就要将多个PE线的连接处理充分做好。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房间内保持干燥洁净,则静电之所以会产生,则与移动摩擦脱离不开关系。为了使电子设备的防静电干扰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要确保接地设备在实际连接的过程中,达到良性应用连接的目的,进而使电子设备芯片的正常工作得到保证,使电子设备的工作效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以此作为基础,进而将接地设备与PE线连接在一起,保证连接的正确性,在对接地设备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将电阻相对较小而且具备独立防雷接地电阻的设备尽可能选取近年来,并且控制交流工作节点电阻,保证其在4Ω以内。但是还有一项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对于实际的防静电接地电阻而言,其必须要在100Ω以内,进而使电子设备防静电干扰的效果避免受到影响。
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提出的防雷接地施工方法可以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施工十分重要,在实际工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执行,做好接地装置以及防雷装置的安装操作。
参考文献
[1]王凤来,张利华.高层建筑雷电防护的有关研究[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9(9):66-67.
[2]付胜和,向立强.关于建筑物雷电防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居舍,2019(19):154.
[3]聂磊.建筑物雷电防护技术的应用探讨[J].决策探索(中),2019(5):36-37.
[4]孙海,邹积慧,陈明强,等.建筑物内部雷电防护技术方案设计探究[J].农家参谋,2019(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