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修复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数的影响及安全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6期   作者:刘克岭
[导读] 观察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慢性牙周炎对牙周指数的影响,并探讨其安全性。
        刘克岭
        黑河市爱辉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牙病防治所 黑龙江省黑河市 164300
        【摘要】目的 观察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慢性牙周炎对牙周指数的影响,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口腔科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7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牙周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均为牙周健康者,观察组35例,均为慢性牙周炎患者,对比两组的牙周指数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一年,观察组与对照组PD、PLI、SB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体存留率为93.02%、种植体松动为23.56%、种植体脱落率为6.98%,对照组分别为100%、4.44%,无一脱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有效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指数,可减少牙周炎对种植体的影响,减少种植体松动、脱落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慢性牙周炎;牙周指数
        慢性牙周炎主要是微生物(细菌)感染引发牙龈炎症、肿胀,并从牙龈上向龈下扩延到深部组织,从而破坏牙周组织,最终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牙列缺损等,不仅影响到正常咀嚼和发音、面部美观等,甚至还会影响患者的口颌系统健康。有学者指出,慢性牙周炎致病菌容易引起种植体周围发生炎症,导致种植体松动和脱落[1]。本研究就对口腔种植修复对慢性牙周炎牙周指数的影响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口腔科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70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35例,种植体数45枚,其中女15例、男2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57±8.22)岁。观察组35例,种植体数43枚,女17例、男18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9.88±8.17)岁。两组患者的个人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口腔种植修复,在治疗前,先行口腔拍片、血液检查、CT检查、血压血糖等检查。观察组术前需先对牙周进行系统治疗,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用双氧水反复冲洗牙周袋,冲洗后再给予0.2g甲硝唑、0.2g乙酰螺旋霉素口服,3次/d,连续口服14d。口腔种植修复,取仰卧位,以0.02%洗必泰漱口,行局部麻醉,在牙槽嵴作L型切口,分离黏骨膜、龈瓣,使牙槽骨充分暴露,并定位后钻孔,作一个与种植牙体完全一致的种植窝,把纯钛螺纹柱状标准型种植体完整植入,最后进行软组织缝合。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并发症,给予0.12%氯己定含漱剂漱口,5~8次/d,连续5d。植入种植体后3个月,可进行种植义齿修复,修复前,需确认种植体无松动,并行X线检查,观察种植体周围组织情况,确认无不良反应,确定患者的疼痛感,符合要求后再对种植体上部做修复。取出种植体,选择合适的基台进行种植修复。
1.3观察指标
        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数变化,包括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SBI)及种植体松动、留存、脱落等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牙周指数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用“%”表示种植体留存率等计数资料,并以χ2检验,差异为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牙周指数比较
        术后半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LI、PD、SBI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年,观察组PD、PLI、SB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牙周炎由于牙体上被大量牙石、菌斑粘附,微生物、细菌等聚集感染,对牙本质可造成严重损伤。口腔种植修复可有效保护牙齿残段,修复牙齿功能,提高美观度。有学者认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若患者伴有慢性牙周炎,其修复效果明显低于无慢性牙周炎者[2]。
        本研究随访一年,结果发现,观察组种植体留存率低于对照组,种植体脱落、松动率高于对照组,且牙周指数与对照组也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口腔种植修复不仅不会促进慢性牙周炎的发展,还能有效改善牙周指数,提高种植体留存率。有研究证实,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可有效降低慢性牙周炎龈沟液炎症反应,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但有研究发现,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合并慢性牙周炎的短期疗效较为显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种植体周围健康容易受慢性牙周炎影响,容易发生炎症反应,增加了种植体松动、脱落的风险,降低种植体留存率,影响修复效果[3]。
        综上所述,口腔种植修复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指数,降低种植体松动、脱落风险,取得较为显著的修复效果。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少、研究时间短等不足,远期疗效需在未来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健.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周炎对牙周指数及种植体存留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6):88-89.
[2]杨茜.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20):112-114.
[3]孙中毅.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炎症反应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7):2793-27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