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筱洋
23010219811111****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实际价值。方法:取我院接受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患者41例,另选健康体检的患者41例,分析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比较,组间各指标、血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检验时运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真实将患者的疾病状况反映出来,降低血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对疾病的判断有良好的作用,应用意义优良。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临床;价值
医疗事业的逐步发展下,先进医疗设备、器械于医疗事业中得到发展较大,血细胞仪于医疗事业上应用甚广。治疗中科学的使用血细胞分析仪,一定程度能够将人体血液测定有效率提高,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为疾病的诊断供应良好的作用。但血液分析仪于当前尚存在一些不足,因为人体细胞比较复杂,此仪器很难将细胞的具体形态反映出来,识别的准确度低下。所以,在这基础上,会进一步对血细胞形态进行检验,获取更为精准的医疗数据。本研究临床检验应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意义展开剖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日期:2019年12月-2021年2月;对象:41例接受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患者与41例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22例,女19,年龄22-70(46.2±2.3)岁;对照组:男21例,女20,年龄20-71(45.5±2.5)岁;两组患者信息资料均衡(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全部对象全部实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实际内容是:全部操作均按无菌理念开展,分别取研究对象静脉血液2ml,制成血液涂片,运用彩色笔于载玻片两端划线,在染色架上放置血液涂片,静置2min,添加缓冲液2ml,对染色液进行中和,静置10min,维持静置温度23℃。完成染色后,运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多余的染料,涂片干燥后,借助显微镜检查,主要检查有MCH、MCHC、RDW-SD、MCV等指标。
1.3 观察指标
(1)测定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并作比较。(2)计算两组的血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系统计算数据,计量资料(±s)-t、计数资料[n(%)]-。P<0.05为差异大。
2 结果
2.1 指标检验
两组比较,组间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png)
2.2 血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
观察组:出现血细胞形态异常40例,异常发生率97.56%;
对照组:出现血细胞形态异常4例,异常发生率9.76%;
两组比较,血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较高的是观察组(=63.560P<0.05)。
3 讨论
人体细胞比较复杂,形态更是多样,采用细胞检测仪很难有效测定,对人体细胞检测时,需借助人工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方能够确保测定质量,有效降低误诊与漏诊率。所以,临床医学检验中,血细胞心态学的应用十分重要。
因为常规测定是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的血液样本,由于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速度迅速,操作便捷则应用广泛。但血细胞形态比较复杂和多样,单纯运用血细胞分析仪很难对疾病作出准确的判断[1]。因此,需联合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完成血液检验,避免误诊或误差。细胞形态学是于显微结构下对患者进行剖析,包括细胞生命现象生物大分子结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不仅能够对患者的贫血功能障碍与凝血功能障碍清晰了解,还能够为患者供应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撑,为疾病的治疗打好基础。
细胞形态学检验对技术方面要求甚高,由于不同患者是不同的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血细胞的种类与形态上也各有不同,实际检验时,可将患者的临床特征作为研究依据,准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2]。本研究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指标包含:①MCH:是人体红细胞中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含量的减少,多数是缺铁性贫血患者所患;含量增加,则为溶血性贫血;②MCHC:经计算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数据所得,对贫血疾病的鉴别价值较高;③RDW-SD:充分反映红细胞大小的不同状态;④MCV:主要代表人体单个细胞平均体积,水平降低,小细胞性贫血比较多见,水平上升,主要是大细胞性贫血;⑤HCT:主要代表容积全血中红细胞的占比,是诊断贫血与分类的有效指标。
临床医学检验中落实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疾病,能够为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3]。不同人体由于体质不同,疾病的类型与病程上差异较大,经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准确对患者各指标展开检验,达到为患者疾病展开诊断的目的。
从本研究数据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实施血液形态学检验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存在较大差异(P<0.05)。所以,从这项数据来看,血液形态学检验的各项指标异常要比常规测定各指标的异常率低。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与常规测定联合不仅能够将效率提升,还能够将误诊率降低。值得一提的是: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人员需不断进修,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从以往的病例中多加总结,提高自身水平,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可清晰反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对疾病的判断辅助作用较大,检验更为精准,临床可放心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庆元.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应用中的临床意义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3):161-161.
[2]穆剑强, 闵晓雪.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儿科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2):74-75.
[3]刘铭.流式细胞术在眼部疾病细胞因子和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1,39(3):26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