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娇辉
大悟县人民医院 湖北大悟 431500
【摘要】目的:分析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组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共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比较两组病情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情况、慢阻肺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情好转时间、治疗后患者炎症情况、慢阻肺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临床应用价值高,可加速病情控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多索茶碱;噻托溴铵;慢阻肺;临床疗效;作用
慢阻肺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进展加重、肺部炎症反应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常见肺部疾病。主要症状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这种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且多为男性。慢阻肺发病原因包括个人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吸烟、接触尘埃和化学物质,甚至烹调油烟和燃油油烟等,其中吸烟尤其重要。慢阻肺是一种多基因系统型的肺病,用药可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常规治疗药物包括多索茶碱和噻托溴铵粉剂,相关研究表明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效果更佳。本研究入组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共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探索了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临床应用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共80例,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男性病人21例,女性病人19例,年龄41-78(65.15±4.21)岁。观察组男性病人22例,女性病人18例,年龄42-80(65.13±4.34)岁。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①观察组:取多索茶碱,多索茶碱300mg+ 250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每次吸入18μg,每天1次,治疗2周。
②对照组:只用多索茶碱治疗,用法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情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病理学炎症因子、慢阻肺治疗效果。
1.4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在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消失,肺部湿罗音、喘息等症状消失,可正常生活;有效:表明患者在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得到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得到缓解,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无效:表明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没有好转或加重,日常生活受到很大影响[2]。。100%-无效率=总有效率[2]。
1.5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取x2统计,计量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情好转时间比较
观察组病情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P<0.05,见表1.
.png)
3讨论
慢阻肺是一种临床上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有吸烟、粉尘和空气污染等。本病一般难以治愈,治疗后易复发,发病后肺泡弹性会下降,严重时可演变为肺泡,影响肺功能,最后出现呼吸道感染或气胸,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氧疗、控制感染、增加通气等,但效果不佳[3-4]。
多索茶碱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药物,能快速吸收,短时间内达到血药浓度峰值。该药可扩散至全身器官,并集中于肺。对气喘慢性支气管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噻托溴铵粉剂属于抗胆碱药物范畴,有助于病人放松平滑肌,并与M3受体结合,有助于支气管平滑肌的扩张,调整病人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具有抗炎、抑制气道炎症、延缓肺功能减退、保护病人健康与安全等功效。两者联合使用能促进肺功能恢复,抑制病情加重的发生,增加病人的运动耐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5-6]。
本研究的成果中,观察组病情好转时间、治疗后患者炎症情况、慢阻肺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临床应用价值高,可加速病情控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椿智.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02):11-12+26.
[2]时光源,娄兴旺.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2):78-80.
[3]蔡金文.多索茶碱、噻托溴铵粉联合治疗慢阻肺对其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1):15-16.
[4]梁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07):21-23.
[5]王涛,马义磊,周进.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哮喘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02):125-128.
[6]赵晓风.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药品评价,2021,18(04):24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