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20 年伽师县黑热病监测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6期   作者:吐逊阿依·吐尔洪
[导读] 黑热病(kara-azar)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经白蛉传播的一种慢性地方性传染病。
        吐逊阿依·吐尔洪
        伽师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心 844300
        黑热病(kara-azar)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经白蛉传播的一种慢性地方性传染病。伽师县是我国荒漠型黑热病重点流行区,通过对伽师县黑热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荒漠型流行区的黑热病病人一般都在非传播季节发病,发病后经药物治疗即痊愈,所以病人作为传染源将病原体带入下一个传播季节的可能性较小【1】。伽师县作为黑热病重点监测县,为掌握伽师县黑热病流行病学特征,并为制定黑热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对伽师县2008-2020年黑热病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伽师县黑热病病例报告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现住址和发病日期查询下载;病例主动监测资料来自伽师县黑热病病例普查报表;人口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基本信息。
        1.2资料分析方法
使用Excel2007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后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2 结 果
        2.1 流行概况
2008-2020 年伽师县共报告黑热病病1083例,其中实验室诊断325 例,临床诊断756例,疑似病例2例,无死亡病例,13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21.75/10 万 。经统计,13年间每年的发病率不全相同,其中两次流行期发病率 2008-2010年(41.26/10 万)、2014-2016年(51.32/10 万)明显高于其他年平均水平(0.61/10 万)。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时间分布
1-12 月均有黑热病报告;9-12 月、次年1-2月高发(984例,占90.86%),高峰月份为 11 月;5 -7月报告病例最少,占2.68%。
        2.2.2 地区分布
13年间,全县13个乡镇325个行政村中165个村都曾报告过黑热病。全县84.49%的病例都集中在伽师县东北部的卧里托格拉克、玉代克力克、和夏阿瓦提3个乡镇74个村,尤其两次流行期病例数报告占绝大多数,其中卧里托格拉克镇是疫点乡镇。
卧里托格拉克镇报告病例数(占 62.33%)及发病率(112.88/10万)全县最高,除2019年外每年均有病例报告。在上述东部3个乡镇74个村中,病例发生较多的为卧里托格拉克镇中相互毗邻的14个行政村(表 1)。

        2.2.3 性别、 年龄分布
13年间共报告男性病例608例,女性475例,男女性别比为1.28:1;男性发病率 (23.63/10 万)高于女性(18.61/10 万)。 病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为29天新生儿,年龄中位数为 1岁,全距为67岁。
0-4岁病例报告1046例 (占 96.58%);发病年龄高峰为 0~2岁(1009例,占 93.17%);≥5 岁人群病例数明显减少。
        2.2.4 职业分布
职业分布依次为散居儿童1054 例(97.32%)、幼托儿童15例 (1.39%)、学生5例(0.46%)、农民5例 (0.46%)、干部职员2例(0.18%)、家务及待业人员2 例(0.18%)(表2)。

        3 结论
        3.1 时间
        3.1.1呈脉冲式爆发
2008—2010年和2014-2016年是病例高发年,而其它年份回归常态,每年报告病例在10例以内,呈现脉冲式暴发特征,而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很可能和无症状感染者增多有关。因此,迫切需要阐明传染源及脉冲式暴发的原因,从而为制定该类型黑热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3.1.2呈季节性发病
黑热病多在秋冬季发病,春夏季发病数明显减少。主要原因为传播媒介野栖型吴氏白蛉繁殖季节在5-9月,感染后人群大部分经过3-6个月的潜伏期后在秋冬季发病。需要根据上年病人分布情况开展药物喷洒灭蛉工作及重点人群黑热病普查工作。
        3.2空间
        3.2.1病例主要集中在荒漠干旱及白蛉活跃的农村地区
病例集中在伽师县盐土荒漠、降水稀少、绿植稀少利于白蛉繁殖的东北部农村地区。病例发生家庭一般夏天在庭院露宿,不使用驱蚊香/杀虫剂、不悬挂密闭帘子、出门不远区域就是荒漠环境。
        3.2.2呈空间聚集性
由表1可知,黑热病的发病具有空间聚集性的地区分布特点,病例都集中在伽师县东北部的卧里托格拉克、玉代克力克、和夏阿瓦提3个乡镇74个村。应根据荒漠型黑热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对重点区域进行因地制宜的预防控制措施。
        3.3人群
        3.3.1以婴幼儿为主要发病人群
由表3可知,伽师县黑热病在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发病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群黑热病的发病率逐渐下降。提示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是主要的发病人群,病例集中于0-2岁婴幼儿,也是黑热病防治中的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伽师县通过开展多年的黑热病防治措施,发病虽有下降,但发病地区仍然集中在东北部三个乡镇。纵观伽师县历年来黑热病发病情况:2002年、2008年、2015年每间隔6-7年左右发生1次流行,则根据这一流行规律,2021年已进入流行期。因此,今年必须对三个重点乡镇继续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大普查力度,不仅要对人群开展普查,同时要加强到当地医疗机构查询疑似病例的力度,及时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今早核实病例,规范治疗。在5~9月期间,要对近几年出现病例的村居民区及畜圈周围,进行喷洒灭蛉,同时采集家庭周围野生啮齿类动物和哺乳类动物进行病原学检查以辅助感染源调查。另一方面,伽师县黑热病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以农村散居儿童为主,可能与农村地区生活条件差、农民卫生防病意识差,对需要监护的散居儿童未起到有效保护作用有关。因此,针对农民及学生开展预防黑热病的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等干预活动很有必要,应利用村委会宣传媒体及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堂大力开展黑热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防病意识,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出最大的防治效用。
        伽师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心:吐逊阿依·吐尔洪
        2021年4月10日
作者简介: 吐逊阿依·吐尔洪 1984.03.25 女 新疆 维吾尔族 本科 公共卫生主管医师 伽师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心  研究方向:传染病防治(肺结核、流脑,伤寒,手足口病,水痘,黑热病,AFP,西尼罗热等新疆南疆多见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研究,防控措施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