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静1 沈王敏(通讯作者) 褚雷红3
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 313000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行以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抽取在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进行膝关节半月板治疗的伤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对照的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随机分组的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治疗方案后,观察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情况及治疗后活动的疼痛感,将两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且数据间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数据在统计学分析之后,其存在临床实施意义。结论:对在我院进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行以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结果发现其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状况,其次患者膝关节疼痛感觉等明显降低,且患者治疗后的预后康复结果良好,具有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行实施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治疗效果
前言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对患者的身心都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为普遍存在功能障碍,疼痛,预后不良等情况发生。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临床上也一直在找出合适的治疗方法,尽量将损伤降至最低,提高其预后康复。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后主要的不适为膝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膝关节部位的活动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等。当然随着现在医疗技术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此类治疗也在积极寻求新的治疗方案。传统的治疗方法会带来不良结果,影响患者生活治疗。本文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治疗,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结果和临床实施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取在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进行膝关节半月板治疗的伤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对照的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有25例患者参与此次调查研究。实验组参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18例,年龄为25-57岁,平均年龄(34.1+3.4)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为27-58岁,平均年龄(32.3+3.6)。
两组膝关节半月板治疗患者的参与此次调查研究,其入组标准:1)此次进行治疗的所有患者参与此次调查研究,从诊断、检查、治疗方案实施均在我院进行。且提前一个月告知患者会有此次调研的发生。2)参与此次调研的患者及陪护人员均知晓方法的风险性及优势性,在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3)所有参与此次调查研究的患者治疗方法符合治疗方案,并可进行调查研究,且结果可进行后期自主和客观评价。4)参与此次项目患者及陪护的精神状态等均正常,且两组人员符合手术治疗的指标,无不良手术指针。最后将参与两组治疗患者人群的年龄、性别、入选指标等进行比较,并进行数据分析,其结果发现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此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给予患处使用石膏或夹板固定,固定期间的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患者固定之后的24小时后,由医护人员给予现场患者或者陪护指导如何进行关节处活动。患者的床上活动主要是进行肌肉和关节的屈伸锻炼,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膝关节的功能活动情况。患者的下床活动情况,主要是在4周以后,并在患者的患处石膏去除之后,患者下床活动应循序渐进,患者的床边应有陪护人员陪同进行。主要锻炼的方式为前期的床边站立、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及后期的步态训练。每次锻炼时间为15-20min,一日早晚各一次。
1.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此组患者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在实施手术前,先给予患者局部治疗麻醉,协助患者躺于手术台上,对局部先进行消毒,并将手术后的止血带放于患者身边。具体手术操作方式为采用微创原则,在进行手术局部治疗的膝关节两侧给予0.5cm左右的小切口,使用关节镜进行探查,并在过程中注入生理盐水,让其观察到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位置、损伤程度、观察其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对于整个治疗方案,可根据观察到的情况给予对应的治疗方法,尽量给予正常功能修复,在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生命体征,并对存在的术中情况给予处理,如使用负压吸引器给予残余碎片的处理,多余杂物处理等。手术结束之后,检查膝关节半月板边缘稳定性及周围组织的光滑度情况,对于切口的正常缝合及患处的包扎。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治疗措施,如正常抗感染治疗、正常补液,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针对患者术后存在的疼痛情况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功能锻炼:患者术后在无疼痛等不适感之后,可在6小时之后给予床上锻炼,如患处的屈伸锻炼,每次在5min左右,无不适之后,可在间隔6小时之后进行第二次锻炼。对于患处的石膏固定等可适当进行,并可进行石膏2周之后拆除,患者无不适之后,可进行下床锻炼。
1.4统计学分析
比较两组行膝关节半月板关节镜微创治疗,最后发现,实验组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治疗后的功能恢复及疼痛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患者。最后将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利用统计学SPSS21.0进行计算,且数据之间的P值<0.05,数据比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判断其膝关节功能活动情况及患者的疼痛感,具体见表1和表2。
.png)
3结论
膝关节半月板作为常见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外界的外力扭转产生,可进行治疗进行修复的,所以临床上患者比较多见,并均进行积极有效治疗,良好治疗方式可给患者的术后及康复带来良好效果,并可有效提升其功能状态,让其正常生活。之前对于半月板治疗,一般以传统的治疗方式为主,治疗后给予石膏固定,并在医护人员指导及家属的协助下进行康复锻炼。但是由于传统治疗的伤口比较大,容易发生感染、疼痛、牵拉等不适。如果康复期间不注意,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效果并不是很好。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针对此类患者,现在都给予关节镜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好处是手术前给予心理指导,缓解其不良情绪,其次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由于使用微创,创面的损伤、出血、感染等情况都比较小。其次是患者在治疗后,其不适感,副作用等均降至最低。同时其在康复期间的康复时间明显也提前于常规传统手术,这对于患者的膝关节活动情况、患者在活动期间的疼痛感方面都有良好改善,利于患者的康复。总而言之,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给予微创手术,通过观察发现,患者的功能修复,患者的疼痛感,患者的满意度等均优于我们传统治疗患者,其治疗后的预后明显提升。此种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实施的实际价值,可进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全员推广,值得探究分析。
参考文献:
[1]何松. 探讨关节镜微创手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 健康必读, 2020, 000(008):14.
[2]郭继伟. 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分析[J]. 当代医学, 2020, 026(016):131-132.
[3]李超锋.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优点分析[J]. 大医生, 2019, 004(020):P.61-62.
[4]黄超.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半月板切除术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v.15(3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