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6期   作者:邓娇 贺莉
[导读] 随着医学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现状对于医学需求的增加,医学护理成为推动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主力之一,占据着重要地位。
        邓娇   贺莉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0医院全科医学科 730050
        摘要:随着医学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现状对于医学需求的增加,医学护理成为推动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主力之一,占据着重要地位。社会对于护理人才的巨大需求,意味着高职学校将通过专业知识学习以及系统资格考试获得护理资格作为教育目的,缺乏了对护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严重影响着护理医学专业的长期发展以及社会医学的实践运用。因此,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至护理专业课程中进行同步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主要从现实护理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出发,提出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融入护理教育中的方法。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护理专业课程;融合;策略。
前言
        顺应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方针,代表着我国优良传统的人文素质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同时“健康中国”的国家目标得到了人民极大的响应,全民健康以及个人护理意识逐渐得到强化。为我国人民保驾护航的护理人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社会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全的人文素质教育是进行护理教育的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能够承接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际的重要桥梁。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与护理专业的职业特殊性相呼应,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护理专业教育中不仅能够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最基本的人文思想,而且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内在品质。
一、人文教育渗透于护理专业课程的重要性
        实施护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是目前高职学校的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这两种教育结合的必要性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所决定
(一)由国家战略教育方向所决定
        随着我国整体国力的提升,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我国最根本的教育方向。全民高素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助力。在此基础上,护理专业学生要成为我国护理行业的储备人才,接受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是对国家教育方针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护理专业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品质基础。
(二)由护理专业教育现状所决定
1.人文素质教育教职力量薄弱
        高职学校教育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往往体现在学校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在高职学校教育理念中,护理专业学生旨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其运用,所以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课程设计形式刻板单一、教学内容过于循规蹈矩等情况十分显著[1]。此教育理念间接决定了高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教职力量的缺乏,而优秀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是引导护理专业学生内在意识不断完善的重要存在,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团队的缺乏使得目前护理专业教育成果停滞不前。
2.护理专业教育主体存在的因素
        护理专业教育主体主要是指学习护理专业并有希望成为我国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院校在校学生。根据社会实际职业院校护理学习人员的情况可知,护理专业学生存在文化知识水平有限,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的客观情况[2]。所以护理专业学生在面对专业性强、难度系数大的护理专业知识学习时,往往不能真正的掌握专业知识的实际意义以及深层次所表达的护理含义。同时,由于护理专业学生对于护理专业理解存在偏差,其主观意识认为,护理只是以后出入社会谋生的一个职业工具,其无法感受到护理专业特有的职业特殊性,且不存在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

因此,护理专业学生自身存在的客观因素以及主观意识使得在护理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并无法达到社会对于护理专业人才的要求。
(三)由护理专业的职业特殊性所决定
        护理行业是影响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具有特殊的行业意义。护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安全,这意味着在护理工作进行中,并不是将学习的护理专业知识进行简单的运用,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不同心理状态等进行护理决定并提出护理方案,更多的是对生命、对死亡、对希望和恐惧的深层次的思考[3]。因此,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人文理念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国家战略性教育方向目前护理专业教育的现状以及护理行业的职业特殊性决定着护理专业学生要步入社会护理行业的队列,成为国家的护理医学储备人才就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能力,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思想的转变等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护理专业教育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优秀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团队
        优秀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是使护理专业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养成人文理念成为可能的先决条件。在顺应全面素质教育方针的优势下,学校应当鼓励人文学科教师进行自身人文修养的提升,组织教师参与人文学科培训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同时,为了使人文教育与护理专业教育之间能够有效的结合,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护理专业教师与人文专业教师进行学术交流,消除两个专业之间存在的学科隔离,从而探讨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以及课程安排,使人文教育与护理专业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并正向的传导到护理专业学生的潜意识中。
(二)设立相关的考核机制
        人文素质教育有效的渗透于护理专业课程中不仅仅指将人文教育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相互融合,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人文素质教育的结果。根据我国职业考试的相关规则,在进行护理职业资格考试时,可以将人文学科所包含的人文知识、思想观念以及职业道德品质等内容添加到实际的国家规范考试中,让护理专业学生从与之紧密相关的方面了解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利用正规的考核机制推动人文教育渗入护理专业课程学习中。
(三)开展护理专业实践活动
        护理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在专业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如何运用到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是需要护理专业学生从实践中领悟的。因此,学校应当增加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护理实践的机会,从不同的护理工作中引导学生对人文素质以及人文修养在护理中的实践作用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积极组织学生对实际护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通过护理实践让学生自发得意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从主观意识出发推动人文教育与护理专业教育课程的融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教育不仅顺应了国家提出的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解决了目前护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而且丰富和完善了护理专业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护理专业的整体教育效果,培养了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内在品质,从而促进其成为护理行业的优秀储备人才,对大力推动我国护理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关于护理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课程教育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18(15):59-60.
[2]杨丽娟,李智勇.护理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4):142-143.
[3]占素扬,张珣,李非非.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护理生理学教学中的作用[J].东方药膳,2021(3):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