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程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 髋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6期   作者:陈岩 通讯作者张婷
[导读] 探究康复护理程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陈岩  通讯作者张婷
        南充市中医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程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跟踪,在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就患者Harris评分进行对比,实验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评分,实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康复护理程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缩短老年患者的康复时间,帮助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实现尽快恢复。
        【关键词】康复护理程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也是老年人多发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老年人脏器功能逐步老化,且多伴有基础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当前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多采取手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康复,其主要在于髋关节活动功能锻炼。此次特开展研究,以探究康复护理程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1]。
一、资料与方法
1、基本资料
        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均分为两组。100例患者,患者年龄均≥60岁,患者年龄范围为61-7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8.55±2.5岁。100例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调查了解患者基础疾病,其中63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此次治疗过程中对于老年患者采用DHS治疗,DHS作为一种新型的髓内固定系统,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点。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2、方法
        护理过程中对照组老年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老年患者则采用康复护理程序,其流程和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准备:手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治疗过程以及康复过程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配合度。
        (2)康复护理方法:第一阶段(术后1周),在此阶段为早期康复阶段,护理人员要主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对患者患肢进行按摩和挤压,此外要帮助患者翻身以避免褥疮的出现。指导患者进行主动的康复运动,踝关节屈伸运动以及健肢的主动运动等。手术后2天,借助CPM机对患者进行踝关节、膝关节以及髋关节的屈伸运动。第二阶段(术后2-3周),在此阶段为中期康复阶段,其重点在于逐步的增加运动量和扩大运动范围,由被动运动逐步转向主动运动。患者仰卧屈髋、屈膝运动,角度逐步增加,时间逐渐延长。第三阶段(术后4-6周),在此阶段,指导患者尽早的下床进行运动。术后4周结合患者的康复情况,患者可以借助拐杖、助步工具以及在人的搀扶下下床练习患肢不负重站立。第四阶段(术后6周-2个月),拍片判断老年患者的骨痂生长状况,然后锻炼髋关节和腿的肌肉力量,锻炼髋关节的功能,例如屈曲、伸直、内收等动作。双拐下地,腿可以部分负重,再过渡到完全负重、可以脱拐走路。第五阶段(术后3个月),以患者独立为目的开展康复训练,包括日常的穿脱衣、上下楼梯等,逐步递进,以逐步恢复到骨折前的水平。
        康复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家属工作,老年患者康复训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阶段老人的心是十分敏感的。在此阶段,家人要保持耐心、细心,充分的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主动帮助老年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护理人员加强老年患者的关心和爱护,提升老年患者的配合度和训练依从性。
二、结果
        研究过程中,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分别从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以及畸形等四个方面来评价老年患者术后髋关节康复程度。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显著(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三、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群的快速增长,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当前股骨粗隆间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康复护理是关键。康复程序护理是科学的护理方案,有研究表明康复程序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2]。康复护理程序遵循程序化、科学性与个体化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以及骨折术后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第一阶段患者主要进行被动屈伸运动,同时护理中对患者进行翻身等以有效避免褥疮的出现;第二阶段为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的过渡,在此阶段需要结合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训练仍旧采用床上训练模式,训练由被动屈伸训练逐步转为主动训练,在此阶段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屈曲、伸直、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锻炼。第三阶段,结合患者骨痂生长情况,患者逐步由床上锻炼向床下锻炼进行过渡,患者骨痂形成了,局部也没有压痛,没有叩痛了,这时候可以扶双拐,或者扶个助步器下地,手术的这条腿可以部分的负重。在此阶段,患者的下床时间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一般是建议患者术后6周之内就要下床,但是也不可过早下床,避免过早或者过晚下床引发并发症。第四阶段,患者负重逐步增加,然后再过渡到完全负重、脱拐。在此阶段主要进行行走能力的训练。第五阶段,主要是患者自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包括穿脱衣、上下楼等,逐步恢复到骨折前水平[3]。
        此次研究过程中,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康复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康复护理程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4]。
【参考文献】
[1]张蕾. 手术时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2]何阳. 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机的临床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9.
[3]肖顺霞,缪友云,徐菁.阶段-主题匹配式教育处方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3):48-50.
[4]陈丽文,吴欲晓,郎史文,郑蔼玲,王红丽,张小妹,史淑萍.康复护理程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8(09):696-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