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ICU 341000
【摘要】目的:探析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80例近期在本院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对患儿产生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进行评估,探析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研究所选取的8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中,有21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6.25%。通过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促使患儿治疗期间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时间、使用激素及使用抑酸剂。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保护性因素主要有GCS评分和血清白蛋白(p< 0.05;OR< 1)。结论: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对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究,并依据研究结果,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关键词】 重症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通常情况下,在ICU病房中接受治疗的患儿多为病情复杂危重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针对于存有呼吸障碍以及呼吸衰竭的患儿,需要辅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在此过程中,容易造成患儿处于高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极易引起机体营养不良,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增加院内感染概率[1]。基于此,本文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对降低重症监护室患儿的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取的80例近期在本院ICU接受治疗的患儿基本资料如下:男女比例4:3,年龄阶段5-13岁,平均年龄(7.56± 2.15)岁。住院时间: 10~ 30 d,平均( 16.51 ± 5.24) d。纳入标准: 符合重症监护入住标准且入住时间≥24 h; 临床资料完整; 家属及患儿均自愿参与该研究。排除标准: 机械通气前确诊为重度肺炎; 行机械通气前有气管插管史。
1.2方法
通过查询大量的相关临床文献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患者入院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有效掌握与记录。严格控制入选对象纳入与排除标准,采取统一指导语进行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采取 3 人核对制度,确保数据的原始真实性,录入数据后进行逻辑纠错,当场剔除重复、错误及纰漏的数据资料,保证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2. 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 t 检验,对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 α = 0. 05。
2、结 果
2.1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
本研究所选取的8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中,有21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6.25%。
2.2单因素分析结果
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GCS 评分、入住ICU 时间、有无使用激素、有无使用抑酸剂、输血史及血清白蛋白对影响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3、 讨论
由于患儿处于生长发育期,肌体发育不完善免疫力较弱,行机械通气时破坏了其咽喉部正常的屏障,减弱了纤毛运动,导致分泌物增多,使得细菌极易侵入引发院内感染。因此,对行机械通气治疗患儿强化护理质量是降低患儿发生的肺部感染有效措施手段。
研究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越长、长期使用激素和抑酸剂是重症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措施为:(1)使用合适的气囊充气压力,形成有效的密闭人工气道,采用声门下吸痰方法,使呼吸机管路水平面呈一定的倾斜度,防止冷凝水倒流; 并采用间断停机法,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动脉血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调节患儿呼吸机模式及氧流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儿早日恢复自主呼吸。( 2) 根据患儿病原菌监测结果,针对性地选择敏感性药物,动态观测患儿肺部感染及菌株变化和耐药类别,及时调整激素使用类型,减少用药时间和药量。( 3) 根据患儿实际病情,尽可能使用胃黏膜保护剂预防消化道出血,加强对患儿用药和饮食护理,指导其使用电动牙刷或儿童软毛牙刷,应用海绵棒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减少口腔菌斑和口咽部上皮细胞黏附的呼吸道病原菌进入下呼吸道,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GCS 评分和血清白蛋白则为重症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保护性因素,护理要点:临床应重视和关注 GCS 评分 < 8 分的患儿,及时区分和评估患儿的意识程度和吞咽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患儿营养供给,及时给予高蛋白肠内营养剂,提高机体蛋白质含量,加强机体免疫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雪华,纪健,钱素云. 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适宜能量供给值与年龄的关系[J]. 中华儿科杂志,2018,56( 1) : 39 - 42.
[2] 王龙梅,俞兴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 安徽医学,2017,38( 3) : 301 - 303.
[3] 赵倩,杨丽萍. 优化气道管理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 13) : 29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