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晓 陈苗苗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 266555
摘要:讨论中医护理用于气管哮喘中的效果。结果 通过开展中医护理运用于哮喘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哮喘;肺经;护理
1.一般资料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津液代谢两个方面。 1.气的生成肺主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气;脾主运化水谷,化生水谷精气。清气与水谷精气合为宗气,宗气与元气合为一身之气。后天之气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宗气的生成。脾化生的水谷精微依赖肺气宣降以输布全身,肺的生理功能所需水谷精微又依靠脾气运化以成。故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肺气虚累及脾(子病犯母),脾气虚影响肺(母病及子),终致肺脾两虚之证,可见咳嗽气短,食少倦怠,腹胀便溏等症状。肺与肝,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调节人体气机升降方面。"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素问·刺禁论》),是对肝肺气机升降特点的概括。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以升发为宜;肺主气,调节气机,肺气以肃降为顺。肝升肺降,一升一降,升降协调,对全身气机调畅、气血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与肝的病变相互影响,如肝郁化火,木火刑金,出现咳嗽胸痛、甚则咯血等肝火犯肺之证。肺的气阴不足,失于清肃,金虚木侮,可见咳嗽气短、胸胁引痛等症状。诊断及排除标准
1、1诊断标准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③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符合以上第1条~第4条或第4条、第5条者,可确诊为支气管哮喘。
1.2排除标准①患有肺气肿、气胸、心源性哮喘等其他导致呼吸困难疾病的患者;②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疾患的患者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④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⑤患有其他内分泌疾病的患者;⑥恶性肿瘤的患者。护理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包括病情及生龄体征监测,雾化及吸痰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控制静脉输注速度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整体性、辩证性的指导观念予以中
1.3护理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包括病情及生命体征监测,雾化及吸痰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控制静脉输注速度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整体性、辩证性的指导观念予以中医护理,主要包括∶①辨证施护∶综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结果,判断患者的体质及疾病性质,然后确立证型及已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提供相对应的护理方法和健康指导;②饮食、起居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指导患者的饮食、起居,如寒哮患者应多食温性食物,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少受风寒,避阴冷潮湿环境等;③情志护理∶哮喘病人具有依赖性强、较被动、敏感、易受暗示、情绪不稳定、希望被别人照顾等特点。可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安抚不良情绪,以利于患者保持心情愉悦、舒畅,积极配合治疗;④穴位贴敷及红外线治疗的护理∶适当选取肺俞、心俞、膈俞、定喘等穴位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或红外线辅助治疗,详细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2.结果
中医学护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特点,强调"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原则。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表现为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体自身的有机整体关系,实施辨证施护。
3.讨论
综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信息,运用八纲辨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纳,了解患者的体质、病情、心理及社会环境等并确立患者的证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尽量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转变,避免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罗丽梅 气管哮喘的中医护理论文 2016(7)
2. 郑洪新 中医基础理论【J】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