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6期   作者:鲁元静
[导读]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对比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
        鲁元静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对比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肌梗死住院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3例,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43例,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同时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也增大了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P<0.05),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5.35%,远大于对照组满意度(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患者相关知识的普及也比较好,加快了患者的恢复,也普遍为患者所接受。
        【关键词】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发生急性堵塞[1],引起部分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严重冠心病。并且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严重危及生命。老年人常发[2],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常常需要住院给予一定的治疗[3],与此同时,护理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常规护理达不到理想的护理效果,对临床治疗的辅助效果也小,本研究以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为基,对比其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年限在2020年2月-2021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年龄在46~80岁,平均为(64.68±15.16)岁,男性:23例,女性20例;观察组:43例,年龄在45~80岁,平均为(64.21±15.02)岁,男性:24例,女性19例;病程均为0.2~0.6年,平均(0.43±0.14)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43例,单独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教育,对于生命体征及时监测,叮嘱按时服药,病房环境保持通风干净。
        观察组:43例,除了给予常规护理,也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即,(1)对患者进行心肌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普及,考虑到其中一些患者的知识面及学历影响,普及知识内容要求通俗易懂,采用患者一对一护理,根据患者基本情况给患者制定适合的护理方案,也采取患者的意见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致力给患者最好的服务;、(2)环境的护理:病房环境要保持清洁干净,及时消毒,多开窗通风,可以放一些绿色盆栽,以进行光合作用净化空气,床单被褥要及时更换;(3)患者不适症状护理:若患者偶尔感到疼痛,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寻求医生的意见,给予一定的止痛药,多卧床休息,为患者指导合适的体位,并适当进行腰部、背部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患者可根据指导进行四肢活动,让患者自觉配合到活动中去,加快患者的恢复;(4)饮食的护理:患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合理饮食,可多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低糖量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忌服用刺激性、辛辣食物,戒掉烟酒等;(5)心理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往往比较疼痛,患者经常会因疼痛和对疾病知识的匮乏,导致焦虑、紧张、害怕的心理产生,需要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多关心患者医院生活的细节,寻求患者家属的帮助,共同努力,给予患者多的关心和鼓励,给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让患者保持心情愉悦;(6)出院时,叮嘱患者按时依医嘱服药,做简单的康复锻炼,要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悦,不要动怒,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定时回院复查。
        注:以上均有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共同监督执行。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知识掌握量对比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且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量也很多(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指给心脏供给血液动脉发生急性堵塞[4],使部分心肌缺血坏死而致的一种冠心病。多发于老年人,发病率越来越高,症状为严重心绞痛的症状,即胸部疼痛、烦躁、心跳不规则、上腹痛、头晕、出汗、恶心呕吐等,临床治疗常常需要住院,住院期间护理质量就显得很重要,临床的常规护理已经在很多时候达不到患者想要的效果,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护理,优化护理弥补了常规护理的缺点,对患者的护理更为全面,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变化。
        结果表明,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且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量也很多(P<0.05),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5.35%,远大于对照组满意度(P<0.05)。
        综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并普遍为患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姜力梅.探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0):225-226.
[2]王晓英.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药物与人, 2019(28):265-266.
[3]孟大会.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39.
[4]黄丽萍,赵涛,古文帆.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的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5),253-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