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配合措施及护理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6期   作者:王婷
[导读] 研究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配合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的12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实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
        王婷
        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配合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的12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实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两组各为61例,其中,观察组给予优质的护理配合措施,参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窒息患儿的NBNA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窒息患儿脑水肿、酸碱失衡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也均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给予及时、针对性的优质护理配合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生发生率,其护理效果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配合;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生儿窒息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分娩后60s虽有正常心跳,但无法自主完成呼吸。而一旦出现窒息症状,很容易扰乱新生儿体内正常的电解质,造成神经、脏器官等不同程度的损伤,需及时、准确的进行复苏治疗,而复苏后选用适配的护理配合措施,能够帮助患儿快速建立呼吸通道、减控并发症发生率,帮助其最大限度的修复身体各项技能,以提升生存质量,为此,本文将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临床收治的新生儿窒息病患护理配合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数理分析,具体的分析过程及结果如下报告。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的12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实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两组各为61例。其中,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患儿男、女分别为32、29例,重度及轻度窒息患儿分别为23例、38例;参照组新生儿窒息患儿男、女分别为34、25例,重度及轻度窒息患儿分别为21例、4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新生儿窒息患儿均达到了临床诊断标准,且结合APGAR评分标准可将新生儿窒息症状划分为重度、轻度、良好,分别对应0-3分、4-7分、8-10分[1];所有患儿家长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资料未完善的患儿。
        1.2方法
        研究过程中,对于参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措施,室温保持在26℃左右,确保室内湿度适度、环境安静舒适,以轻柔的动作对患儿进吸氧处理,并实时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而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的护理配合措施,具体为:科学规划护理计划,根据新生儿窒息程度及复苏状态,配备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专业护理人员、助力护理人员、执行护理人员、主管护理人员分别负责患儿的基础生活护理、无创伤技术操作、有创性护理、护理质量监控,明确各层级护理内容及职责,并准确记录其护理全过程;强化护理细节的管理,对新生儿患儿的室内环境、保暖、温度等细节内容进行强化管理,尤其新生儿窒息患儿复苏后保暖温度应维持在30℃左右,可置于经过无菌处理的辐射床,或是置于产妇怀中1-2h进行保暖,使其体温维持在36-37℃[2];畅通新生儿呼吸道,新生儿窒息复苏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快速让其恢复自主呼吸性,此时,可让患儿右侧躺卧,以便及时排除气道分泌物,影响气道交换或是造成呼吸障碍,同时,也可对患儿进行吸痰处理,以免其堵塞气道,再次引发肺炎或窒息问题,在复苏后医护人员若发现患儿支气管或肺泡中存有粘液残留,需选择30%-40%适度的氧浓度及时给予吸氧处理[3],以缓解患儿呼吸困难的症状,直至患儿呼吸恢复至较为平稳的状态,这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实施观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确保其把持在95%以上,若发现患儿呼吸困难或暂停,则需及时进行诸如轻拍足底、轻托起背部等物理刺激,而一旦呼吸暂停现象多频次出现,或是肺部发生出血症状,则护理人员需采用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治疗。复苏感染及并发症防护措施,新生而窒息复苏后,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对新生儿病房、所用医疗器具进行消毒、隔离处理,以免发生感染问题,还需根据患儿呼吸状况,给予持续的吸氧支持性治疗,以减控并发生症。

生活及营养护理,新生儿窒息患儿宜穿着宽松、柔软的衣服,以免对患儿皮肤或气管造成刺激或束缚,要轻轻擦拭患儿身体,以免损伤患儿皮肤,以碘伏为患儿每天擦拭脐部,以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擦洗患儿口腔,以免口腔粘膜受损,实施监测患儿皮肤颜色、吸吮能力、心率、肌张力等,把控药物输注速率并观测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复苏后及时给予微量的母乳喂养,以刺激患儿肠道发育,降低胆红素水平,若无法自主吸吮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以免患儿营养不良造成脑细胞损伤,且为降低复苏后患儿脑功能损伤程度,可经由静脉输注苷酯可营养神经,配合轻抚、按摩、语言交流,进行脑神经、智力修复治疗,以提升复苏后的护理效果。
        1.3评价指标
        研究中将采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NBNA神经行为评分、生命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脑水肿及酸碱失衡等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测评护理配合措施的护理效果,其中,NBNA评分,涵盖了新生儿窒息患儿的行为能力、原始反射能力等指标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则涉及窒息患儿基本症状、情感功能、活动受限等生命质量评价指标,其中,基本症状表征患儿躯体健康,满分为60分,情感功能为患儿的情绪反应,满分为60分,活动受限情况为患儿自主活动能力,满分为40分,这些分支越高,则表明护理效果越高;护理满意度则采用自主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划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等3个层次,分别对应100分、70-90分、7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选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方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想χ2检验[3],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及分析
        2.1两组NBNA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
        结合上述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可得,给予优质护理配合措施的观察组NBNA评分、分别为(39.5±4.6)、生命质量评分中基本症状、情感功能、活动受限等指标评分依次为(43.1±12.5)、(44.5±13.6)、(17.6±11.8),明显优于参照组NBNA评分(33.2±4.3)、生命质量评分中基本症状、情感功能、活动受限等指标评分(34.2±11.1)、(34.1±13.3)、25.2±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脑水肿、酸碱失衡发生率
        经过对比,观察组给予优质的护理配合措施后,脑水肿、酸碱失衡发生率分别为6.9%、9.2%,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6.8%、23.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
        可得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69%,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束语
        新生儿窒息是临床实践中一种多见的病症,其危害性极强,很容易致残、致死,多发于胎儿分娩过程中因气体交换不畅、或是呼吸功能障碍等情况下,而及时的复苏治疗及护理可提升其后续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故而,上述研究以复苏后的护理措施为重点,分析其在临床中的实践应用效果,验证了护理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周莉莉.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配合措施及护理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7):7+9.
        [2]刘晓玲.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0):1327-1328.
        [3]熊凤.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护理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6(20):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