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 遵医行为及眼压控制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6期   作者:严中英
[导读] 分析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其遵医行为及眼压控制的影响。
        严中英
        简阳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四川省成都市,64140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其遵医行为及眼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6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2例的参照组以及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并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两组的遵医行为评分,结果(p<0.05),研究组较高,与参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观察两组的眼压控制情况,结果护理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研究组眼压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遵义行为;眼压控制
        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眼科疾病,致病因素多与神经出现损伤有关,如果不及时治疗,则有一定的致盲性,还会伴发眼内后眼周疼痛等。小梁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手术方式,虽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术后需要漫长的时间恢复,还需要从患者的生活中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1],以促进病情的改善,提升预后,所以需要临床上重视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尤其是院外的护理质量。基于此,本文以我院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为例,探究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推广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64例,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并将其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对比,其中一组为参照组,另一组为研究组。
        参照组:本组32例中有女性患者14名,有男性患者18名,年龄范围:32岁-68岁,平均年龄为(50.16±3.11)岁。
        研究组:本组32例中有女性患者15名,有男性患者17名,年龄范围:31岁-69岁,平均年龄为(50.74±3.09)岁。
        上述内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流程以及致病的相关因素等,提升患者的认知,并协助患者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待手术完毕后,讲解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眼压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1)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延续性护理计划,并于出院前向患者发放眼部健康管理手册,指导患者学会眼压、视力测量的方式,并详细记录[2](2)微信平台的应用:与患者建立微信好友,组建微信群,定期通过微信平台向患者发放院外的相关护理知识,尽可能以图片、视频等方式表达,以生动的内容提升患者的认知,并鼓励患者多在群中分享自己的护理经验,互相鼓励,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此外,于微信内定期提醒患者按时复查,以明确自己眼部的恢复情况(3)社区随访护理:定期举办知识讲座,以视频、PPT的形式向患者讲解青光眼的诱发因素、日常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同时讲解眼药水正确滴注的方式,叮嘱患者做好手部卫生后再触碰眼睛,避免感染,同时强调术后不可长时间弯腰、低头等,外出阳光暴晒时,佩戴眼镜,做好眼部的防护工作[3](4)家庭随访护理:每2周上门随访一次,每3d电话随访一次,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耐心安抚患者的情绪,解答患者的疑问,并针对于患者目前的情况进行后续的指导,并鼓励患者多参加健康知识讲座,学会日常按摩眼部的方式,以促进病情的改善,同时保证合理用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评分以及眼压控制情况。
        遵医行为评分:通过我院自制遵医行为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坚持用药、按时复查、合理饮食等,分值共计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眼压控制情况: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控制情况进行测量。  
2结果
2.1 遵医行为评分
        见表一所示,观察两组的遵医行为评分,结果(p<0.05),研究组较高,与参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3讨论
        延续性护理是临床推广性较强的院外护理模式,其可以将院内的护理措施延伸至院外,以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来保障院外的护理质量。在延续性护理干预过程中,首先需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主,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延续性护理计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以提升患者的认知程度,安抚患者的情绪,来调动患者的自护积极性,因此,延续性护理中通过微信平台向患者定期发放科普内容,解答患者的疑问,通过社区健康知识讲座,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4],以提升患者的认知程度,并通过安抚以及分享经验等方式来安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提升信心,再通过家庭随访来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随时的完善护理计划,纠正患者存在的不良行为,最终保证术后的院外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5]。
        综上所述,在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遵义行为以及认知程度,从而更好的控制眼压,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
参考文献
[1]叶善文, 缪惠子, 张益婷,等.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J].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1, 43(01):63-67.
[2]李瑞娟, 刘素平. 风险护理在预防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04):125-129.
[3]郑慧颖、李乃洋、梁立群. 眼球按摩护理在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22):103-104.
[4]黄汝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眼压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J]. 实用防盲技术, 2020, 015(001):19-22.
[5]杨欢欢. 眼部按摩护理方式对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与手术成功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26):40-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