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
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目的:分析两种护理方法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且通过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新生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随机分组原则的指导下,100例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新生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围绕两组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10.21%),低于对照组(39.95%),p<0.05,对照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79.98%)低于观察组(97.12%),p<0.05。结论:针对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进行护理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法,显著降低了新生儿出现静脉炎的几率,同时也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效果;护理满意度
引言:静脉留置针是新生儿接受药物治疗的主要方式,对于长期需要输液治疗的新生儿来说,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患儿因穿刺而带来的疼痛感,同时也显著降低了护理人员每日的工作量。新生儿与母体分离时间尚短,其外周静脉纤细、脆弱,反复进行静脉穿刺,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也会给穿刺工作增加难度,同时还会导致新生儿家属的担忧与不满,为护患纠纷的出现埋下隐患,不利于新生儿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但是,新生儿应用静脉留置针也存在很多风险,比如说,长期使用留置针会导致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的增加,直接影响新生儿疾病治疗的效果。所以,护理人员要不断总结分析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同时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降低新生儿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静脉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且通过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新生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旨在分析两种护理方法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且通过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新生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足月儿,且出生时的阿氏评分均为大于8分,参与本次研究的新生儿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在随机分组原则的指导下,100例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新生儿的平均日龄为(15.13±2.53)日,体质量平均为(3.27±0.72)千克;观察组新生儿的平均日龄为(16.43±1.77)日,体质量平均为(3.51±0.47)千克;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正确选择留置针,在无菌原则指导下,静脉穿刺角度为15°~30°,穿刺成功后,使用无菌透明膜进行固定。根据医嘱严密控制输液速度,定期对无菌透明膜进行更换。
1.2.2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新生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顶的内容如下。
第一,选择最佳穿刺血管:通常情况下,护理人员要优先选择头皮及上肢较为粗大的静脉进行穿刺。如果选择在下肢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则需要将新生儿的下肢太高。护理人员要在无菌原则指导下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同时还要密切观察留置针的使用情况。
第二,加强感染防护护理:护理人员在进行留置针穿刺操作及留置针封管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来进行操作,如果穿刺失败,必须要更换新的无菌留置针后才能再次穿刺。
第三,用药护理: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新生儿,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输注药物的浓度及输注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如果输注药物具有刺激性,则需要在封管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所有静脉输注的药物,都要保证现用现配。
第四,加强留置针时间的管理:通常情况下,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为72~120小时,护理人员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密切关注并全面评估新生儿的身体状态,尽可能减少对新生儿的损伤。一旦发现异常,要与医生进行及时沟通。
1.3观察指标
围绕两组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
2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10.21%),低于对照组(39.95%),p<0.05,对照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79.98%)低于观察组(97.12%),p<0.05。
3讨论
新生儿应用静脉留置针来进行静脉给药治疗,可以保护新生儿纤细、脆弱的血管,大大减少患儿因穿刺而带来的疼痛感,同时也显著降低了护理人员每日的工作量。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也可能会伴发一些并发症,其中,静脉炎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新生儿与母体分离时间尚短,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建立好,外周静脉纤细、脆弱,损伤血管的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新生儿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容易发生静脉炎。新生儿对表皮的痛感相对较差,很难及时察觉炎性反应的出现,这就给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本次研究围绕符合研究标准的100例新生儿展开,重点分析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情况。观察组新生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重点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特别是要提升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水平,这样可以避免护理人员应自身操作失误而导致的穿刺失败及反复穿刺、损伤新生儿的血管、增加新生儿的疼痛感。护理操作过程中,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的发生。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加强新生儿静脉用药的护理,尽可能降低药物因素所带来的刺激;加强留置针时间的管理,一旦发现异常,要与医生进行及时沟通。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10.21%),低于对照组(39.95%),p<0.05,对照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79.98%)低于观察组(97.12%),p<0.05。这就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及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方面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总之,针对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进行护理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法,显著降低了新生儿出现静脉炎的几率,同时也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静静.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3):309+314.
[2]祝亭亭.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护理干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0):108.
[3]赵兰田,李兴霞,祝青.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2):135-137.
[4]杨娟.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在改善静脉炎方面的价值评估[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