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 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6期   作者:叶美艳,周秀琼
[导读] 探讨PICC置管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并应用护理干预观察效果。
        叶美艳,周秀琼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400
        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并应用护理干预观察效果。方法:对我院进行PICC置管患者60例进行病例摘取,病例摘取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即患者PICC置管先后顺序及同期护理干预差异性展开对比分组,对照组30例,为前期置管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期置管患者30例为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两组干预期间对比并发症发生几率,并回收两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比较。结果:就组间结果比较现实,观察组即预见性护理干预期间,出现各项并发症几率较低,其中静脉血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回收两组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非常满意与一般满意例数较高,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呈更高水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PICC置管患者治疗期间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降低静脉血栓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PICC置管;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前言
        将导管通过患者外周静脉向内刺穿,形成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是临床常见治疗肿瘤或放化疗患者的应用方式。因肿瘤患者普遍治疗过程中,受药物毒素影响,对血管造成的创伤较大,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方式,提高安全保障[1]。但置管期间患者存在静脉血栓几率,以此降低治疗效果,提升痛苦指数。对此,本研究将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介入其中,并观察应用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进行PICC置管患者60例进行病例摘取,病例摘取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即患者PICC置管先后顺序及同期护理干预差异性展开对比分组,对照组30例,为前期置管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该组研究对象男性例数16例,女性例数14例,年龄中位水平为(48.77±3.95)岁;后期置管患者30例为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该组研究对象男性例数18例,女性例数12例,年龄中位水平为(48.54±3.06)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置管期间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1)置管前说明:在进行PICC置管术之前,需与患者沟通,让其了解置管相关内容,降低内心的恐惧,确保质管期间患者的配合度,并充分评估患者静脉条件,以确保后期维护置管,降低血栓的风险;(2)强化穿刺技术:护理人员需提高PICC置管术,强化操作,为避免对患者多次创伤造成血管损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掌握PICC置管术的置管方式;(3)病情观察:在患者置管后需测量其上臂围,并观察血管皮肤的状态,以及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检查结果,若患者存在患肢胀痛或者皮温下降等不适情况后,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4)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平日多饮水,可以采取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充分调节自身状况。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干预后并发症几率:两组患者在置管期间出现导管堵塞、局部感染、静脉血栓几率进行比较。
(2)比较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拟定科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为百分制,包含内容涉及护理人员专业性、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人际沟通等方面进行评分,汇总后围绕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评判,对应分值依次为85~100分、65~85分、<65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在SPSS22.0中精准录入,计数资料并发症几率、护理满意度应用(%)予以表述,经χ2检验获取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干预后并发症几率
   就组间结果比较现实,观察组即预见性护理干预期间,出现各项并发症几率较低,其中静脉血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中心静脉置管是通过将导管刺入患者静脉内,直达心脏大静脉的治疗方式。避免在化疗期间对患者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可有效降低药物对血管带来的损伤和刺激。置管期间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是由于血管内皮损伤后,血流状态有所改变,而引起针对血管内皮损伤[2]。虽然PICC置管具有一定柔软性,且存在高级硅胶材料制作,但长期留置于患者体内,会形成纤维蛋白隧道,而将隧道附近的细菌进行吞噬和包裹,以此形成血栓。此外,患者在置管期间,血流状态会出现改变,使血流缓慢而引起血栓。也存在部分患者是由于血液凝固性较高,或者受药物影响,而导致血管壁变薄后,引起的血栓。
        在置管期间采取预管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血管安全保障,改善治疗效果。就上述研究中,对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该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护理满意度有所提升,突出预见性护理干预实施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PICC置管期间可行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兴,丁燕,张文欢.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4):235-237.
[2]饶娟.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3):177-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