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庆
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012
“肝硬化”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别人提起的一种疾病,什么是肝硬化呢?打个比方,如果人体皮肤持续性的伤害,伤口将会逐渐增加,最终形成大疤,肝硬化就是肝脏受到持续性的伤害,导致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而纤维组织逐渐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肝脏就逐渐变硬。
哪些因素会导致肝硬化?
非病毒性肝病
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在发病期间如果没有进行良好治疗,很有可能引发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
诱发肝硬化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病毒性肝炎。因为病毒因素引发的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其中甲肝、戊肝对肝脏造成急性损伤,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患者出现肝硬化。丁肝病毒属于缺陷型病毒,在感染乙肝病毒的前提下继发感染。乙肝、丙肝属于慢性肝脏疾病,因此属于诱发肝硬化的主要病毒性肝炎。临床统计报告表明:我国每年因为乙肝诱发肝硬化的发病率为2%至10%。
药物
多数药物,尤其是西药,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对某种疾病加以控制,导致肝脏器官“工作负担”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肝部受损,逐渐演变为肝硬化。
脂肪
在很多人眼中脂肪的出现只是对身形产生影响,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当出现脂肪肝病并持续患病,在干细胞中将积累大量的脂肪,引发炎症,炎症的出现对肝脏造成持续性损伤,最终引发肝硬化。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食物的需求逐渐有了多样化选择,很多人暴饮暴食,没有对自身体重加以良好的控制,这种情况不仅会增加脂肪肝发病几率,同时也会增加其他疾病的发病几率。
酒精
夏天到来,多数年轻人喜欢约三五个好友烧烤喝酒,但是长时间大量饮酒会对肝脏器官产生损伤,引发酒精性肝病。此时如果没有积极采取改善自身习惯,接受治疗,可能演变为肝硬化。
肝硬化危害
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表现患者肝部纤维组织增加,肝脏结构受到损伤,门脉血液流动受到阻碍,来自脾脏、肠胃血液淤滞于门静脉,导致门脉压力逐渐提升,当达一定程度,将对患者身体产生严重危害。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属于肝硬化主要危害之一,是因为蛋白代谢所产生的氨诱发,由于肝硬化无法有效代谢氨,导致血液氨浓度升高,进而引发肝性脑病。
消化道出血
因为肝硬化疾病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的出血量比较大,多数患者表现为突然大量呕血、黑便等症状,部分患者存在口干、乏力、心悸、头晕、黑朦、昏厥等症状,引发休克或者肝昏迷,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
肝癌
当患有肝硬化后,患者此时如果没有接受积极的治疗,可能由于肝细胞损伤而产生的带来大量的新生肝细胞代偿肝功能,由于异常增生情况而诱发癌变,对患者身体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肝硬化治疗需要怎么做?
适量供给蛋白质
低蛋白血症属于引发腹水重要机制,在治疗期间应当尽量让患者摄入高蛋白食物,提升血浆蛋白的含量,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促进损伤肝细胞的回复与再生,同时避免腹水症状发生。患者病情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按照其体重适量供给蛋白质,按照每公斤2克至5克供给,每日蛋白质最佳供给量为80克至100克,多食用大豆制品、蛋类、乳制品、鱼类、瘦肉等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确保荤素搭配均衡。
减少脂肪摄入量
肝硬化患者胆汁的合成与分泌量减少,存在排泄不畅情况,对消化以及吸收脂肪受到阻碍。在治疗期间如果没有对脂肪的摄入量加以控制不仅对食物消化产生影响,同时导致大量脂肪在肝脏器官内沉积,导致肝脏功能进一步减退。对于脂肪的摄入量应当保持在每日40克至50克。尽量选择植物油进行食物的烹饪。
适量供给碳水化合物
粮食、水果、蔬菜以及糖类能够对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降低蛋白质消耗,有效减轻肝器官负担。同时碳水化合物对肝器官增生、构成起到积极作用。对存在腹水症状的肝硬化患者,完全休息情况下,碳水化合物每日供给量为350克至400克即可。
限制钠、水摄入量
对钠、水摄入量的有效控制是对存在腹水症状的肝硬化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式。腹水多、少尿患者,可选择低盐、无盐饮食。病情有所好转时,可适当增加食盐摄入量。钠盐摄入量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克至3克。腹水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主要补水措施可通过水果、主食等饮食,不可再进行饮水,如果感到口干,可少量饮水,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
丰富维生素补充
肝硬化患者很容易出现维生素缺失情况,因此,需要在治疗期间让患者多食用瘦肉、蛋黄、芹菜、西红柿、洋葱、萝卜、海带等蔬菜以及新鲜的水果,有效降低患者血脂,对肝硬化的治疗起到辅助作用。
预防并发症
肝硬化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做好并发症预防情况,提升患者生命治疗。
避免饮酒
长时间大量饮酒是引发肝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当做到滴酒不沾,避免对肝脏器官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促进肝细胞重生。
肝硬化的出现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损害,本身防大于治的原则,在生活中我们应当自觉规范自身饮食习惯,减少食用高脂、油炸类食物,控制饮酒量,养成良好的作息。如果已经患上肝硬化应当积极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对疾病加以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