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连
武胜县乐善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 广安 638400
一、什么是肠梗阻?
肠道由于某些因素发生了阻塞,肠腔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肠道,从而导致肠道功能和形态发生变化,这一病理变化我们称之为肠梗阻。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腹部急症,且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促、病因复杂、病情凶险多变的特点。如若治疗不及时,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二、肠梗阻的起病原因
肠梗阻的高发部位一般在小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内。根据肠梗阻的发病原因来分类,主要可以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功能性肠梗阻两大类。
1、机械性肠梗阻
其中就属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每十个肠梗阻患者中就有九个是机械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是指由于肠道病变导致肠内物质不能正常运行而导致的肠堵塞。而导致肠道病变的因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因素是先天性缺陷导致肠道出现闭塞、狭窄或者发育不全的状况。第二种因素是由于肠管外压迫造成的,其中包括肠粘连、肠扭转、肠肿瘤、肠疝。其中肠粘连就是典型的代表,也是肠梗阻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肠粘连梗阻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腹部手术造成的腹腔炎症、创伤以及出血。由于腹部手术容易损伤腹腔组织,诱发肠粘连的出现,导致肠道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而造成肠梗阻。第三种因素是由于肠道内存在着异物,可能是由于误吞异物造成的梗塞,亦或是肠内有结石形成。
2、功能性肠梗阻
功能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导致内容物无法在肠道内正常运行所造成的梗塞。肠功能紊乱可以分为两种状况。第一种是运动性肠梗阻。运动性肠梗阻在功能性肠梗阻中发病率最高,主要是由于肠麻痹或者肠痉挛造成。肠麻痹是指肠道的蠕动功能受损,一般出现在腹腔感染、腹部手术后、腹部创伤和腹腔炎症后。而肠痉挛是指肠道收缩过于频繁,一般出现在急性肠胃炎、胃肠道功能失调和肠胃中毒时。第二种是血运性肠梗阻。主要是由于肠道内出现血栓导致内容物无法在肠道正常运行而造成梗塞。
三、肠梗阻的发病情况
肠梗阻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腹部不适(疼痛、胀满)、呕吐、排气排便功能不同。
![](/userUpload/15(8100).png)
1、腹部不适
(1)腹部疼痛: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会随着肠道的蠕动增强而感觉到腹部绞痛,这种疼痛具有阵发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就好像拍打沙滩的海浪,刚开始发病的时候疼痛较轻,随后疼痛加重,疼痛强度可持续到数分钟,随后逐渐减轻。患者会感觉腹部内有气体窜动,叩体时会听见高亢的肠鸣音。由于内容物不能通过,梗阻上部肠腔会被逐渐撑大,严重者可通过腹壁观察到隆起的“肠形”。功能性肠梗阻的患者因为肠麻痹症状过于严重,会出现持续性腹痛或者钝痛的情况,而且可以见到肠腔明显膨胀。
(2)腹部胀满:因肠道梗塞,内容物无法通过只能在梗阻上部肠腔堆积,肠腔因此扩张并引起腹部胀满。腹部胀满程度会随着梗阻的程度和梗阻部位而变换。梗阻越全面,梗阻部位越低,患者腹部胀满的情况就越剧烈。肠麻痹严重的患者会因为肠道功能受损无法排除气体,因此腹部胀满的情况更剧烈。同时要注意,有些患者因为肠道存储功能受损可能不会出现腹胀的情况。
2、呕吐
长期停留在梗阻部位的内容物往往会被机体从口中吐出,梗阻的发生部位关系着呕吐发生的时期和频率,梗阻部位越高(如十二指肠内),呕吐发生得越早,呕吐量越多也越频繁;梗阻部位越低,呕吐发生得越晚,呕吐量越少,呕吐次数也越少。
3、排气排便功能不同
梗阻程度决定着肛门的排气排便功能是否能正常运行。肠道完全梗阻患者,随着梗阻下段内容物完全排出后,肛门停止运行,排气排便功能暂停。肠道不完全梗阻患者,部分内容物仍能通过,排气排便功能仍能运行。
四、肠梗阻的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的轻重状况,肠梗阻的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无论是进行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都需要先进行基础治疗。
1、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就是内科保守治疗,它的主要作用是缓解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①禁食。禁止食用食物,以减少胃肠道内容物的堆积。②静脉输入葡萄糖液体、生理盐水、蛋白质以及全血。由于梗阻,食物不能完成消化转化成营养供机体吸收,长此以往,机体营养不足。静脉输入机体所需的营养能纠正机体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情况。③肠胃减压。肠胃减压是通过用导管抽出胃和肠道内堆积的内容物来减轻患者的腹部胀满的状况,同时缓解了肠道压力。④服用抗生素。由于肠腔撑大,肠黏膜功能受到一定损伤,肠道细菌易上行感染腹腔和肺部,故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2、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只适用于发病情况稳定、梗阻不完全的肠梗阻。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轻度肠梗阻。通过在胃肠内置管和植入支架并配合药物治疗来达到治疗效果。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通过解除梗阻以恢复肠道功能的正常运行。粘连性肠梗阻一般都选用手术治疗,主要的手术方法为肠粘连松解、部分肠切除吻合手术。
五、对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1、一般护理
(1)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护理人员要每天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排尿排便情况等生命体征的情况。
(2)关注患者痛苦程度。该病的主要症状是腹部疼痛、胀满和呕吐,因此医护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痛苦程度。若疼痛过剧可酌情选择止痛药和麻醉剂缓解患者痛苦。通过禁止饮食和进行胃肠减压来缓解患者腹胀和呕吐的症状。
(3)静脉输液。通过静脉输液来保持机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心理护理
因患者饱受疾病的折磨和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容易滋生紧张、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细心倾听患者的感受,鼓励和安抚患者,增强患者坚持治疗、战胜病魔的决心。
3、术后护理
(1)记录麻醉患者清醒时间和生命体征,并对清醒后的患者进行语言鼓励和安抚,指导患者采用半卧位进行卧床休息,让患者安心并取得患者的信任。
(2)手术后仍需禁止饮食,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给患者输液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
(3)严密观察患者切口情况。及时更换切口纱布,以防止感染。
4、饮食护理
待肠功能恢复正常后,可以停止胃肠减压,并可以食用流食,注意食用量要少。一个星期后若无不适症状出现可以食用半流食。十天后可以食用软食,多食用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如鱼汤、鸡蛋汤),忌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
六、小结
肠梗阻作为常见的腹部急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但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也跨越性的进步,肠梗阻已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肠梗阻患者大可放宽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人们也应加深对疾病的了解,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