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江油 621701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但一些患者会担心这会带来毒副作用,甚至因此抗拒用药,导致血压不能有效控制,加大疾病对自己的伤害。那么降压药是否有副作用呢?因为担心副作用抗拒吃药的这种做法又是否合理呢?以下就带领大众了解这方面知识。
降压药是否有副作用
首先直奔主题,常用的几种降压药的确都有副作用的。
地平类降压药。此类降压药包括硝苯地平、乐卡地平以及氨氯地平等。这些药物可能产生如心跳过速、心悸、面部潮红、眼睑水肿、下肢水肿以及头痛等不良反应。
普利类降压药。常用的有培哚普利、赖诺普利以及贝那普利等。这些药物可能导致如咳嗽、咽痒、干咳等呼吸道不良反应。
沙坦类降压药。此类药物常用的有厄贝沙坦、氯沙坦以及缬沙坦等。此类药物的副作用还是比较少见的,但也偶尔有肾脏损伤的不良反应情况。
β-受体阻滞剂。常见的倍他乐克以及康忻等。这种药剂能够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以及乏力等不良反应,还可刺激哮喘患者出现急性哮喘发作。
正视降压药物的副作用
降压药物确实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在一些患者的意识里显然是把这些副作用夸大了。有副作用不能等同于就是对身体有害。我们看降压药物的说明书上,也能清楚地看到上面列有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但这只是可能,发生率是很低的,大约在1%-5%,最高不超过10%。每种药物在正式上市前,都会经过安全试验, 我们市面上能买到的降压药物,想必也是经过试验证实了其安全性是可靠的。所以大多数患者按正常剂量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还是很低的,即使发生也不会很严重,因此不必过分夸大。如果真的对身体有害,那这一药物根本不会过审,想买也都买不到。不过临床也确实出现过一些严重不良反应情况,但这只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如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在使用说明上都明确写到,哮喘患者是严禁使用的,因为会诱发急性发作。主要注意规避这些特定条件,就不会有大问题。
副作用严重吗?是否可逆
即使患者因为降压药物出现了副作用,那么也无需过于担心,因为降压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基本都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停止用药后,副作用就会逐渐消退,之后换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就可以了。比如患者使用普利类降压药,引起咳嗽、咽痒等临床症状,在停药并换为其他类型降压药,如沙坦类药物后,不良反应症状就会自行消退。
此外,还有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联合用药的方式实现抵消。比如一些患者服用地坪类降压药,可能导致下肢水肿,那么我们采用小剂量的地平类药物并联合沙坦类药物,就能消退水肿症状,并且还有助于增强降压的效果。
可见,即使出现副作用也无需担心,不仅发病率低,大多症状也都是很轻微的,只要在遵从医嘱规范用药,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和剂量,就能有效保证安全性。
担心副作用而停药是因噎废食
通过以上阐述不难看出,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小,发生率低,患者无需担心。因此一些患者因担心副作用,出现停药、间歇用药、或不按医嘱私自减少药量的行为,是非常错误的。降压药的利远大于弊,不规范用药,会导致血压不能有效控制,从而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其恶性后果将难以挽回。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确长期服用降压药的必要性。当确诊高血压后,就应该坚持用药,如果是早期轻微的高血压,可以经过作息、饮食调节,观察3-6个月,能够帮助血压恢复正常。当如果经过这段时间调整,血压仍然居高不下,那么就应开始服用降压药。用药物帮助调节患者血压,防止对心脑血管及肾脏的损伤,对于改善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也会有明显的效果。并且要正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也较轻,和不坚持用药所产生的后果相比,这点副作用可以说微乎其微。当然,也不排除发生副作用的可能,一旦发生也不要慌,找到医生咨询,按照医嘱更换用药方案通常就能改善此类问题。
降压药的使用建议
高血压患者需要坚持使用降压药物,但有些患者会觉得如果没有高血压不适感受时,就不用服药了,等到有明显不适感,才临时用药。这种用药方式显然是错误的,对于一向健康的人来说,突然血压升高确实会有明显不适,血压控制后不适感受也随之消退。但高血压患者不同,患者可能处在血压很高的水平,但仍没有不适感受,就误以为自己此时血压得到了控制,这只是因为在长期血压高水平状态下,机体已经适应了,所以症状不明显。一旦有明显不适感受,则表明高血压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甚至是不可逆的危急情况。所以不能仅凭个人感受来评估自己的血压情况。而是应每日进行2-3次的血压自查,利用家用血压仪检查,不高于收缩压(高压)140mmHg,舒张压(低压)90mmHg为正常水平,结合自测情况合理安排用药。还有一些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血压得到控制,就觉得自己痊愈了,就不再继续用药。实际上高血压和感冒可不一样,它是不能完全治愈的,只能暂时控制。因此一旦确诊,就务必要长期使用降压药物。因为一旦停药,血压是会再次上升,这样反而对心脑血管的伤害更大。血压恢复一段时间后,正确的方式,是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并结合血压的检查结果进行增减,听从医生的建议,坚持长期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