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分好几种,看看有哪些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6期   作者:1.刘应虎2.胥秋月
[导读] 脑出血属于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多由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所致,常发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及中老年人群,在急性脑血管病内的占比在20-30%之间。
        1.刘应虎2.胥秋月
        2.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射洪 629200
        脑出血属于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多由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所致,常发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及中老年人群,在急性脑血管病内的占比在20-30%之间。而且该病的出血部位大多集中发生在大脑半球,仅有两成左右的患者会出现脑干和小脑出血。因此,脑出血的病情严重程度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和并发症等因素联系密切,并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1]。由于该病发病时间快,出血量较大,容易使患者在短期内失去意识,所以,根据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手段,才是目前根治脑出血的最佳解决方案[2]。
        脑出血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及四肢乏力等情况,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典型症状便开始突显。外部表现多为视力障碍,面部或肢体麻木,说话、理解困难和行动不便等;而内部表现则会产生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或基底节区出血等症状,需要借助血常规、CT检查、超声检查等技术进一步诊断。一旦确诊为脑出血,则需要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手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清除血肿快速解除血肿的占位效应,从而减轻不良反应及周围脑组织水肿[3]。而关于脑出血的手术也有很多种,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首先就是脑室穿刺引流血肿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室内穿刺,这一治疗方案主要针对于脑室中存有积血的患者,在穿刺后需要放置引流管,将内部的血液及脑脊液导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一术式的治疗重点在于引流,因此需要时刻保持引流管通畅,若脑室内血液引流缓慢,可使用溶栓类药物辅助插管引流。如果患者存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那么使用引流手术就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并且避免患者出现脑疝。
        其次是开颅血肿清除术,这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普遍,主要集中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通过对其实施全麻后,定位脑血肿位置,然后实施大骨瓣开颅,将硬脑膜切开暴露脑组织,实施清除血肿的手段进行干预,如有必要,亦可同时去除骨瓣。这一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容易损伤皮层血管,所以在手术操作时需要格外小心,最好选择年资深厚、手术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而且,由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创口较大,因此恢复时间一般较长。


        接下来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这种手术方式对于深部脑出血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较好。使用CT或立体定向引导可检查出血肿位置并予以标记,穿刺部位的选择也很关键,需要避开重要的血管、神经及大脑功能区。选择血肿中心部位作为穿刺点,通过颅骨钻孔将其打开,以负压吸引的手段将血肿去除。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手术创伤小,但如果血肿清除不彻底,仍会给患者的预后工作造成不便。
        最后要介绍的就是微创手术,随着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微创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微创治疗能够最直接的接触到病变位置,可以快速、精准的清理出血部位血肿,而普通的临床外科手术不能顺利地对颅内深部的血肿进行处理[4]。借由微创手术的介入,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手术创伤,使用局部麻醉还能控制麻醉风险,再辅以手术通道建立、全面监测以及溶栓药物的共同参与,能发挥出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以上几种手术治疗方式的实际治疗效果各有差异,这与患者脑出血原因及病理变化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当然,只要是手术就具备一定的风险性,如果治疗不当,还会产生例如运动障碍、精神及智力方面的障碍等。运动障碍主要表现在肢体偏瘫、麻木,面部嘴角倾斜,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平衡性失调,甚至是失语等情况;精神和智力障碍多集中于记忆力衰退,计算能力下降,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对脑出血患者的病情治疗格外重要。所以在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选择上需要谨遵医嘱,治疗期间患者应当多加休息,保持治疗环境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导致血压上升;保证呼吸道顺畅,注重日常膳食营养均衡,维持身体水电解质稳定;保持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脑出血,树立治愈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石爽,张彪,杨刚等.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1):51-54.
        [2]刘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疗效分析及评价5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2):35-36.
        [3]张入丹,蒋敏,余政等.高血压幕上脑出血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13):1169-1172.
        [4]李景东.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临床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07):867-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