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王晓峰 乔继伟
[导读] 探究腹部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
        王晓峰 乔继伟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探究腹部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入院就诊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检查价值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实施腹部超声检查,可以提高检查效果,增强诊断价值,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性。
        【关键词】腹部超声;胆总管下段结石;诊断价值
        胆道结石是外科常见的多发病,其中最常见的结石位胆总管结石[1]。该病发病原因有很多,如胆道感染、胆汁淤积或胆道力学改变等。该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常见的症状是胆管炎,患者会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尽早诊断和治疗[2]。因此高效检查方式对该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选取78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分别运用不同方式进行检查,以此探究腹部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入院就诊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30-55岁,平均年龄(42.5±12.5)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26-50岁,平均年龄(36.8±1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逆行胰胆管(ERCP)造影检查,具体措施如下:指导患者采取左侧卧位,选取造影导管,应用高于30%低于40%泛影葡胺注射液为造影剂,采用十二指肠镜检查,查至十二指肠降段后查找乳头,最后改为仰卧位,拉直镜身后调整内镜,调整乳头在视野正中,在乳头开口处插入造影导管,缓慢注射对比剂,使整个胆管树凸显出来。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腹部超声检查。具体检查方式为:选取产自GE公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嘱患者在检查前一晚禁食,指导患者在翌日清晨检查,临检查前1h进行灌肠。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屈膝,调整探头频率3.5MHZ,扫查肝门胆总管至胰头,调整胆总管轴,顺时针旋转检查胆总管末端,观察胆总管是否有扩张情况并对扩张方向进行详细检查,以此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结石。管腔内出现高回声团则需观察是否出现血影,最后做出诊断。除此之外,指导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检查是否有移动结石,检查过程采取纵切扫查、斜扫、横扫等多方位全面扫查,以此提升检查的准确性。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诊断价值包括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三方面,比例值越高说明价值越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为恶心、呕吐、感染三方面,记录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感染)/总人数。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检查方式诊断价值对比
        经比较,观察组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胆总管下段结石是胆结石中常见的类型之一,是胆道疾病中较为严重的疾病,多为继发性,可以造成胆管梗阻、胆汁反流等疾病,若胆汁反流至胰管内,则会造成胰腺炎,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多种细菌生长[3]。由于胆总管下段位置被胃脏、横结肠、十二指肠等脏器遮挡,所以临床上该疾病的普遍检查率较低,且由于胆总管结构的特殊性,管腔狭窄,结构曲折,当结石位于下段时难以发现,所以高效的检查方式是必不可少的。腹部超声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发射进行观察,适用于体内多种脏器的诊断,可观察胆道情况,判断胆囊功能[4]。此项检查方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并且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的特点。检查据本次研究可知,观察组检查准确度(97.43%)、特异度(89.74%)、敏感度(94.87%)、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均优于对照组(74.35%、69.23%、56.41%、38.4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利用腹部超声检查胆总管结石,可提高诊断价值,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兵.胆总管下段结石腹部超声检查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4):62-64.
[2]张妍慧,彩慧,陈丽香.腹部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6(17):147-148.
[3]郝菲.用腹部超声检查法对100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7,13(17):50-51.
[4]苏布赛.85例胆总管下段结石腹部超声检查的技巧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6(4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