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早产90例孕妇健康宣教护理的临床观察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丁玉静 陈春林 怀文丽 孙玉涛 张玉梅
[导读] 对先兆早产的孕妇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观察。
        丁玉静 陈春林 怀文丽 孙玉涛 张玉梅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对先兆早产的孕妇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住院有先兆早产的患者90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妊娠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保胎率为95.56%,对照组保胎率为86.67%(p<0.05),实验组患者的保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先兆早产的孕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可以减少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可以降低产妇的早产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先兆早产
        早产是指怀孕28-36加6周之间分娩,由于这个时间的胎儿体重比较轻,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如果发生了早产对新生儿影响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容易降低新生儿的存活率,这个时期的新生儿的生存能力比较弱,会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新生儿的各种发病率也会上升。所以要尽量避免早产的发生[1-2]。国内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约15%的早产儿死于新生儿期。本文通过对先兆早产的孕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探讨如何提高保胎率,降低早产的发生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住院有先兆早产的患者90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保胎率。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及地域上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以是单一变量,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出现规律的宫缩,20分钟内大于等于四次或60分钟内大于等于八次。2、患者伴有宫颈的进行性的改变。3、患者的宫颈扩张超过一个厘米以上。4、患者宫颈容受度≥80%。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患者入院时应用常规护理:入院后指导患者在卧床时采取左侧卧位,起床后指导患者对自己所压部位进行按摩,保证全身的供血通畅;注意自身的卫生情况,避免感染:所住的房间需要定时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闹患者的饮食多样性,以清淡为主;进行母体监测,定期巡视病房,及时做好新生儿抢救及接生工作。
        1.2.2实验组在上述常规护理中应用健康宣教护理。1、入院时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及时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据患者的情况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遵医行为保持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有效的告知患者有关早产的注意事项、早产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对母儿的危害性,使家属和患者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以防发生不测。同时取得患者与家属对治疗与护理的配合。2、住院期的健康教育:对住院期间的先兆早产孕妇在保胎治疗期应根据患者的需求特点、根据患者的教育程度解答患者的疑虑,消除患者的顾虑。有针对性的、目的性的指导患者配合各项治疗与检查[3]。增强患者与家属的心理准备。在应用药物方面告知患者不用担心药物对胎儿有不良反应,不要因为不理解而延误治疗。善于发现患者的各种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消除胜者与家属的恐惧,使病人和家属都能以平稳的心态,积极的配合,顺利安渡。3、出院期的健康教育: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和产儿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其中包括孕妇保胎成功回家后的注意事项与产后产妇的注意事项;孕妇或产妇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卫生巾和内衣,保持会阴部和腹部切口的清洁与干燥,预防感冒。指导患者服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丰富矿物质的食物。告知如何对早产儿进行护理,生活和休息方面做到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和通风。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的软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x±s)进行表述,以t值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n(%)进行表述,以X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患者组间的观察项目存在差异性。
        2结果
        2.1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5.66±4.66,SDS评分为46.11±4.22对照组的SAS评分为52.66±8.99,SDS评分为54.62±8.5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先兆早产的孕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可以减少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详见表1。
  
        3讨论
        由于先兆早产孕妇以急症方式入院,入院时的焦虑,紧张,无助无奈感,对自身的胎儿担心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便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安抚患者的情绪[4]。本次实验表明,先兆早产的孕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可以减少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可以降低产妇的早产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钱红丽.先兆早产保胎期间孕妇的心理特征及临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4):96-96.
        [2]胥海霞.先兆早产孕妇实施键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成效分析[J].饮食保健,2018,5(1):271-272.
        [3]杨雪.先兆早产保胎期间孕妇的心理特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0):239.
        [4]何倩.60例孕妇先兆流产护理及健康教育[J].母婴世界,2018,(8):255-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