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彦
镇雄县中医院 云南镇雄 657200
【摘要】目的:探讨扶阳理论在中医风湿病中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风湿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医治,观察组30例,给予扶阳理论医治。比较两种医治手段对风湿病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医治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阳理论应用于风湿病患者,能最大限度的将并发症的概率控制到最小范围内,值得推行运用。
关键词:风湿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扶阳;应用效果
风湿病是一种对关节、骨骼、肌肉等组织造成损害的病症,由于该病发病很慢,患者很难意识到自己患了此病,一旦患上此病,便很难治愈,还会长期遭受关节疼痛的困扰,大大拉低了患者的生活品质[1-2]。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的现状,比较和分析给予风湿病患者扶阳理论医治手段的运用成果,详细见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风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共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44~74岁,平均(63.42±2.11)岁,病程4~15年,平均病程(7.1±1.5)年;对照组共30例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47~80岁,平均 (68.51±2.77)岁,病程4~16年,平均病程(7.5±1.8)年。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医治:医师通过推、揉等手法按摩患者的疼痛部位,让患者放松肌肉,进而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通过捏、按等手法来按摩,帮助患者疏通经络,让患者的疼痛感得以缓解。一个月之后查看疗效。
观察组给予扶阳理论医治:给予患者自拟的扶阳处方:18g黄芪、6g甘草,30g附子,10g生麻黄,10g姜黄、细辛、生麻黄、威灵仙、赤芍、桂枝,12g羌活,15g防风,用温水煎服,2次/d,1个月后查看疗效。
1.3观察指标
制定患者满意度表格,在患者治疗后进行填写,患者满意度表格中共设定 20 道问题以及对应选项 ,每道问题设定 5 分,总分 100 分。
风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显效表示患者疼痛不适感完全消失;有效表示患者的疼痛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表示患者病情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 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jpg)
3.讨论
风湿病是一种以关节发生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病症,风湿患者大都会有肌肉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的症状,该病与遗传、感染、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都有着很大的关联。风湿病属中医痹症范畴,《素问.痹论》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济生方》又云:“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明确指出阳气亏虚,感受风寒湿邪为风湿病之重要病因。扶阳理论就是针对以上因素以温扶人体阳气以驱邪的治疗大法。扶阳思想源远流长,始于先秦,根于《黄帝内经》,法于仲景《伤寒论》,繁荣于明清,并延续至今。《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这句话指明了阳气为一身立命之根,人体的阳气具有温煦机体,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促进各脏腑正常发挥生理机能,促进精血津液在体内正常运行和输布以及防御外邪等作用。当地因地域、气候环境的因素,多阴冷潮湿天气,风寒湿痹高发,且多为年老体弱患者,本身阳气虚衰,所以扶阳在治疗中尤为重要。
其药方多有附子、肉桂、干姜、细辛、吴茱萸等辛温之药,这些药都有驱寒镇痛、温热助阳的效用。干姜让各种药物更加顺畅的进入患者的血液和气分中,附子则在为患者助阳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药物,尤其是对体内湿气寒气较多、宫冷、水肿的患者,附子的效用会更突出[4]。桂枝则有着补脾益气、温通经脉的作用,而且其还有防癌止痛的功效。桂枝结合附子则可祛除寒气和经脉中的湿气并滋补阳气。
总而言之,扶阳理论应用于风湿患者疗效较好,能让患者的关节疼痛和活动不利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进一步为患者舒经活血、滋补阳气,温通经络。同时优化患者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日常运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行运用。
参考文献
[1]郝晓慧,张建斌,刘海蓉.扶阳理论在中医风湿病治疗中的应用 ——学习《内经》 体会[J].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9年学术会论文集,2019,13(004):431-433.
[2]喻媛媛,张压西,蒋宏杰.隔姜灸加莫沙必利对阳虚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9,20(10):459-460.
[3]杜义斌,万启南,段艳蕊.隔姜灸加莫沙必利对阳虚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基础,2019,41(006):166-167.
[4]彭江云,狄朋桃,李兆福,等.云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学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7):15-17
[5]刘丽霞,刘召琼,张静,等. 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心理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77(003) :988-990.
[6]许金德,林志闲,吴云霞.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所致皮肤溃疡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0(006):1179-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