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提高呼吸科住院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雷欢
[导读] 雾化吸入疗法作为吸入疗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因其具有用药剂量小、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等优点,逐渐成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雷欢
        重庆黔江民族医院    409000
        摘要:雾化吸入疗法作为吸入疗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因其具有用药剂量小、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等优点,逐渐成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临床工作中,不规范的雾化吸入操作不仅达不到治疗病患目的,还会延误治疗时机,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出现呼吸道事件而造成严重后果。此外,部分患者未能遵医嘱完成雾化治疗也会导致病情反复,住院时间延长,护患矛盾加剧,患者满意度降低。我科也时常出现患者拒绝配合雾化吸入的情况。我科室根据所查文献的结果,结合科室自身的特点对给予雾化吸入患者进行品管圈护理干预活动,以求达到提高住院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的目的。现将品管圈活动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空气压缩;雾化泵吸入依从性;品管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室分别收集60例(改善前)和60例(改善后)空气压缩雾化泵吸入病人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科室以自愿参与的形式成立品管圈(QCC)小组,小组取名“护畅圈”,寓意是在共同努力下,护患携手,一心一意守护患者双肺,使其焕发绿色生机,畅快呼吸;设计了相应的圈徽,由护理部主任担任辅导员,护士长担任圈长负责活动的策划、协调和落实。圈员遵循PDCA原则开展活动,执行各项分配任务。此外,组圈前、后分别对圈员们进行QCC知识培训辅导,帮助圈员尽快熟知QCC活动的理念、方法及步骤,掌握QCC活动的七大手法使用技巧。
1.3选题及理由
1.3.1选定活动主题
        应用评价法采用5、3、1评分方式(上级政策、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选定“提高呼吸科住院患者雾化吸入的依从性”为活动主题。选题理由:①对病患而言:正确的雾化治疗方法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同时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②对护士而言: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激发潜能、增强责任感,提高业务能力,改进护患关系。③对医院而言: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打造医院知名度,从而增加医院效益。
1.3.2拟定活动计划
        整个QCC活动计划为期6个月,根据需要每半个月开展1次活动。同时为了提高效率,每次开会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讨论并解决现有问题。拟定包括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和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成果发布共11项内容的活动计划表,制定甘特图。圈员们严格按照甘特图的计划实施项目内容。
1.3.3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召开圈会议,制定出与空气压缩雾化泵吸入相关的流程图,查阅大量文献,结合本科室的特点制作针对性查检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8月18日-9月23日住院的60例雾化吸入患者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影响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原因有:患者不了解雾化知识38%,护士宣教时机未把握24%,雾化器材本身原因19%,雾化吸入时间不合理15%,雾化吸入费用较高4%,使用查检表对调查结果分别从患者因素、护士因素、器具因素和时间及费用等5个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发现:患者不了解雾化知识、护士宣教时机未把握、雾化器材本身原因三个因素,导致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差的累计百分比达81%,根据80/20法则初步确定为影响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差的要因。
1.3.4目标设定
        根据圈能力状况,经过圈员打分,计算出圈能力为60%;根据改善前柏拉图得到改善项目的累计百分比为81%,依据住院的60例雾化吸入患者进行统计得出共有26例患者拒绝雾化吸入,从而得到缺陷率=(未能按医嘱正确雾化吸入人数/同期住院雾化吸入病人总数)×100%=26/60×100%=43.33%,由此计算出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43.33%-(43.33%×60%×81%)=22.27%。


1.3.5解析问题
        根据现状调研存在的问题,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从人、物、法、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绘制了鱼骨刺图。将各项原因进行汇总,制定要因评价汇总表,圈员们按5、3、1打分,把得票数最高,且通过科室努力,可以解决的几大因素进行了真因验证,我们得出:不了解雾化作用、雾化泵噪音大、护士宣教时机未把握、雾化器接头易脱出为真因。
1.4拟定对策及实施        
1.4.1针对患者不了解雾化作用的问题
        ①制定了更加详细雾化吸入流程图,护士严格按照流程图进行操作。②制定雾化吸入宣传手册,发放到雾化吸入患者手中,对年老患者进行反复宣教。③值班护士采取一对一宣教、反复示教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指导。每周召开一次雾化吸入讲座,并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指导患者规范化雾化吸入。
1.4.2针对宣教时机未把握问题
        ①每月科室组织一次雾化吸入培训,提高年轻护士的业务能力。②评估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及文化程度,分别采取图片、视频、小卡片的形式进行一对一宣教。③要求责任护士每日对所管雾化吸入患者进行规范化标准宣教,以期达到最佳的宣教效果。QCC活动中我们制作了雾化相关宣传手册、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以便更好的服务患者。不断完善并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图用以提高雾化依从性,同时进行QCC编号,竭力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4.3针对雾化泵接头易脱出问题
        ①从网上定制专用连接管,防止雾化接头脱出。②责任护士每日检查雾化泵连接管,有破旧及时更换。在给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时,雾化吸入时间不宜过长,严格按雾化吸入时间为15分钟到20分钟执行,以防止雾化时间过长导致管道遇热软化脱出。
1.4.4针对雾化泵噪音大问题
        ①雾化泵噪音较大,我们在雾化泵底座加海绵垫,减少雾化器与桌面摩擦产生的噪音。②责任护士每周对雾化器材进行维护保养。
1.5定期督导、调整改善措施
        在QCC的督导下,我小组对现存问题进行了持续改进,圈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学习,努力使护理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同时通过参与QCC活动,圈员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心、凝聚力等也有了较大提升。
2效果确认与分析
        有形成果QCC活动后,我科室根据住院的60例雾化吸入患者进行统计,得出共有11例患者拒绝雾化吸入,从而得到雾化吸入的缺陷率=(未能按医嘱正确雾化吸入人数/同期住院雾化吸入病人总数)×100%=11/60×100%=18.3%,并进行改善前后缺陷情况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绘制了改善后拍拉图,由此可见患者雾化吸入的依从性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缺陷率由改善前43.3%降低到改善后18.3%,进步率为58%;平均住院时间也由改善前的13.3天下降到改善后10.3天;满意度由改善前的93%升高到了改善后96.8%。
3小结
        本文运用QCC手法,探究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呼吸科住院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中的应用问题,我们不仅探索了问题解决的方法,制定了相关对策,还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有限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使问题得到了较大幅度改善。
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为期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后,雾化吸入的缺陷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等改善达到预期设定目标。说明通过开展QCC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呼吸科住院患者雾化吸入的依从性,缩短有效住院天数,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改进,改善护患关系。同时,通过参加QCC活动,圈员共学习、同行动,大家不仅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创造能力,而且给自身和团队带来巨大效益。
参考文献
[1]侯双倩.品管圈活动对呼吸内科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14):25.
[2]魏道琳,杨亚婷,荚娟华,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雾化吸入治疗患者吸入方式正确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3):102-104.
[3]孔令霞,王宏伟.品管圈在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8):2664-2666.
[4]王莉,杨文娟,胡妍.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雾化吸入依从性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9):184-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