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丛
巴中市中心医院?? 6360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结直肠癌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肠梗阻发病率及手术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肠梗阻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治疗后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手术平均住院量均低于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差异较大,实施腹腔镜手术能够改善手术指标,提高治疗效果。结论:为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相比开腹手术患者的肠梗阻发病率较低,能够改善手术治疗指标,保证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应用效果
结直肠癌作为临床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治疗难度非常大。结直肠癌患者初期的临床症状不甚明显,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则会产生便血、腹泻等症状,到晚期阶段,患者体重大幅度降低,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都造成极大的威胁[1]。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为开腹手术治疗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极大的影响,患者手术后极易产生肠梗阻的情况,要改善肠梗阻的发病率,就要积极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手术指标,促进预后。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结直肠癌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9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患者46例,其中有男性22例和女性2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2.36±12.25)岁,平均体重为(62.36±7.46)kg;对照组中有男性26例和女性2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3.17±11.82)岁,平均体重为(61.86±8.33)kg。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帮助患者调节体位,在下腹部作手术切口并且定位,然后实施手术操作。治疗中观察患者内脏病变状态,确定好肿瘤的位置然后切除。肿瘤切除后做好直肠清洗和消毒处理,然后缝合手术切口[2]。
1.2.2实验组 实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去头低臀高的体味,实施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建立气腹,保持手术中气腹压力在10~12mmHg之间,定位好肿瘤的位置然后选择合适的穿孔位置。根据穿孔位置实施四孔法的腹腔镜肿瘤切除术,密切观察淋巴结和腹腔中是否出现了肿瘤转移的情况,切除肿瘤的时候还要开展淋巴结清扫术。完成时后术后,要缝合手术切口,清洗腹腔然后放置好引流管[3]。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文数据,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采用X2检验,用%表示;手术指标采用t检验,用(x±s)表示。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及相关指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肠梗阻发病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肠梗阻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jpg)
.jpg)
3讨论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疾病,根据研究可知,患者发病与自身生活方式和家庭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过度吸烟、饮酒,食荤腥油腻、运动过少等不良习惯都是引发结直肠癌的主要因素。家庭遗传因素下,近亲发病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需要为患者调节日常生活习惯,调节好作息、饮食等,促进身体健康。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是由于一段时间内腹腔中的异物对单核巨噬细胞产合格刺激,促进患者体内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会导致患者肠道黏连,加重了肠梗阻的发病率[4]。肠梗阻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给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结直肠癌临床常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肠梗阻的发病率,提高患者机体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为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相比开腹手术患者的肠梗阻发病率较低,能够改善手术治疗指标,保证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肖康明,吴礼武,杨明威,等.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情况及其治疗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5):55-57.
[2] 曾凡勇,何启成,严强,等. 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后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时机选择及疗效分析[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1,24(2):188-190.
[3] 贺强.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70-71.
[4] 詹惠华,陈伟,伊杰,等.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效果[J]. 中外医疗,2020,39(3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