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
丽江市人民医院急救医学部急诊科 云南丽江 674100
【摘要】目的:探讨卒中中心建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救治,观察组100例,给予卒中中心建设救治。比较两种方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中心建设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能让患者在规范的流程下得到及时的救治,将死亡率、致残率等“5高”的的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值得推行运用。
关键词:卒中中心建设;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时间;价值
急性脑卒中近年来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而且还有着很高的死亡率、伤残率和复发率,同时,还有着各种多变的并发症。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都是突然发作,患者基本上都很难接受现实,而且该病的医治费用很不低,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很繁重的经济负担[1]。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的现状,比较和分析针对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卒中中心建设干预的方式的运用成果,详细见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共100例患者,男46例,女54例,年龄32~78岁,平均(60.42±2.24)岁;对照组共100例患者,男52例,女48例,年龄34~80岁,平均 (62.31±2.63)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观察组给予卒中中心建设救治:卒中小组的医护人员再听到120预警时,提前让各科室做好准备,并立刻前往急诊分诊台等等待患者到来;医护人员接到患者后立刻对患者进行评估、查体、生命体征的测量、测血糖,一旦怀疑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立即开放绿色通道,启动先救治后付费的流程,留置针在健侧开放静脉通路、抽血常规、生化、凝血标本并由护士及时送检,由专科医生及卒中护士护送到CT室进行头部检查,检查排除脑出血的可能,专科医生在陪送检查过程中及时和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家属明白病情签字同意后,立即将其送入急诊科抢救室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在抢救过程中,3~4名护士高效的给患者做好溶栓前的准备,在卒中小组医师及卒中护士的配合下,按规范给予静脉溶栓,严密观察患者血压、神志、肢体肌力、语言能力等变化,做好记录,溶栓结束后3小时内护送患者到卒中中心住院。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的时间,主要从就诊至疑诊AIS、 就诊至采血完成、 就诊至神经专科会诊、 就诊至CT确诊、 就诊至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的时间进行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 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的时间
观察组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的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
.jpg)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患者脑部缺血,使得脑组织无法进行正常的血液循环,进而使得脑组织受损。该病近些年来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而且还有着很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该病的病因有很多,例如:饮食结构不合理、吸烟酗酒严重、生活方式不健康等,急性脑卒中患者基本上都会有眼口歪斜、走路困难、头晕、昏迷不醒等症状,大大拉低了患者的生活品质。常规的救治模式虽然也能让患者得到救治,但是极易错过最佳的救治时间,进而造成死亡率上升[2]。
卒中中心建设是将急诊科、神经内外科、康复科、内分泌科、心内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多个科室协同调动起来,让这些科室一起参与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来,其宗旨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确诊,并在CT、血常规等检查报告出来后立刻进行抢救[3]。在卒中中心建设的救治模式之下,卒中小组医师会事先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确诊,对卒中或疑似卒中患者及时开放绿色通道,启动先检查后付费的流程,之后由神经内外科医师对其病情进行会诊,确定其危险系数,接着就马上将患者推入CT室进行头部检查,排除脑出血的情况之后,立刻将其送入急救室,卒中小组医师马上进行静脉溶栓救治,卒中中心建设的救治模式大大优化患者入院后的每一步救治过程,为患者赢得了最佳的救治时间[4-5]。
总而言之,卒中中心建设能高效的优化患者的救治流程,在提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一种高品质的、高效果的救治模式,值得推行运用。
参考文献
[1]魏衡,余勇飞,周瑞,等 . HAT、SEDAN 评分及相关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9,15 (002):
126-132.
[2]张佩兰,张辰昊,陈岩,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9,13(004):291-296.
[3]徐瑶,陈启江, 吴月飞,等. 区域化远程卒中医疗在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诊疗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19, 31(006): 791-793.
[4]梁宏艳, 李明, 惠文,等.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延迟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9, 16(12): 662-666.
[5]陈奕菲, 张春鹏, 王慎安, 等. 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 37(006): 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