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霞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500
【摘要】目的:对予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行为干预+呼吸肌训练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根据抽签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期间受治于我院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认知行为干预+呼吸肌训练,比较两组干预结局。结果:相较于A组患者,干预后B组患者的治护依从性更高、肺功能指标水平更优(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呼吸肌训练能显著强化COPD患者的遵医行为,使之肺功能得到更好改善。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呼吸肌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效果
有研究结果指出,呼吸肌运动耐力、功能不佳及遵医行为不良是导致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1]。因此,若想从根本上改善COPD患者的疾病治疗、预后效果就必须积极强化其对于各项治护操作的配合程度、提升患者的呼吸功能。
1对象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受治于我院的62例COPD患者,其中39例男性、23名女性,年龄41-65岁,年龄均数(52.13±4.37)岁,肺功能分级具体包括Ⅲ级、Ⅳ级,分别对应34名、28名患者。根据抽签法对所有患者行分两组处理,A组、B组各包含患者31例,组间数据的统计检验结果差别不大(P>0.05)。
1.2方法
1.2.1A组
予以A组患者具体涵盖环境干预、心理疏导及运动、饮食指导等措施的常规护理。
1.2.2B组
为B组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呼吸肌训练:①认知行为干预:多渠道宣讲COPD诱因、症状、治疗手段、预期效果等知识,强化患者的疾病认知;为患者普及各类COPD治疗药物作用机理、用量用法、不良反应,提升其服药依从性;为患者列举康复病例、相关研究数据报告并讲解适当锻炼对COPD患者机体康复的促进作用,改善其运动锻炼认知;帮助患者分析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对其病情康复所造成不利影响,加强患者对生活行为的正确认知。②呼吸肌训练。a.呼吸操。为患者播放呼吸操视频并对其中相关动作实施一对一指导,确保患者有效掌握包括侧身、压胸、转体、整体运动的全部呼吸操动作,嘱患者根据其机体耐受程度每日锻炼1-2次。b.缩唇腹式呼吸。于患者全身肌肉均处于放松状态时指导其通过经鼻吸气隆起腹部,之后将口唇缩至类似“吹气球”时形态,自口唇呼出呼吸道中气体,呼气时需缓慢,与吸气时间的比例最好为2:1,每组10次,每日2组。
1.3评估项目
①借助自拟治护依从性评价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对各项治护措施的依从性,共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项标准,依从率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患者在患者总数中的所占比例。②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包括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FEV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在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
1.4统计检验
分别使用t与X2完成对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研究中所涉及数值皆加入SPSS 21.0进行计算,P<0.05代表数据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护依从性
3讨论
喘息、咳嗽、咳痰等皆为COPD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该疾病的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如若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则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风险将大大提升,甚至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
有研究结果显示,施治过程中采用合理手段强化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保证其对各项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度能显著提升患者最终所获的疾病治疗、预后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在31例B组患者受治期间为其实施了认知行为干预和呼吸肌训练,其中前者能有效强化患者对疾病知识、用药必要性、运动锻炼方法、正确生活行为习惯的认知,更好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后者能够对患者的肺部康复予以有效促进,减少肺部残气量、加强呼吸肌耐力。
本次研究中B组患者干预后的治护依从率、肺功能指标水平皆较接受常规护理的A组患者更优。
可见,认知行为干预+呼吸肌训练能显著强化COPD患者的遵医行为,使之肺功能得到更好改善。
参考文献:
[1]陆柯. 呼吸肌功能训练在老年COP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护理[J]. 医药前沿,2018,8(27):300-301.
[2]王莉莉,赵燕,朱晶.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的作用及效果研究[J]. 河北医药,2019,41(1):147-149.
[3]罗瑜.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呼吸肌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5):187-18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