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超声检查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梁蕊蕊
[导读] 分析妇产科疾病诊断中应用阴道超声检查的效果。
        梁蕊蕊
        安徽省淮南市朝阳医院(安徽 淮南232000)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疾病诊断中应用阴道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对某时间内中进行治疗的20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纳入观察范围,划分两个小组,即阴道超声组与腹部超声组,两组患者均是100,分别采取阴道超声检查的方式与腹部超声检查的方式,对比诊断准确率。结果:阴道超声组患者的病理诊断:子宫肌瘤23例、子宫内膜病变16例、卵巢囊腺瘤13例、畸胎瘤15例、早期异位妊娠16例、盆腔附件病变17例。腹部超声组患者的病理诊断:子宫肌瘤20例、子宫内膜病变19例、卵巢囊腺瘤10例、畸胎瘤18例、早期异位妊20例、盆腔附件病变13例;腹部超声组患者检查准确有83例患者,准确率是83%、阴道超声检查组患者检查准确有94例患者,准确率是94%,两个数值之间比较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疾病诊断中,运用阴道超声检查的方式能够提高检查准确率,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阴道超声检查;妇产科疾病;临床诊断
        在彩色超声技术的日益创新背景下,临床医学上的妇产科诊断正确率有所提升,阴道超声检查为一项有效的检查方式,能够充分的体现机体子宫结构、卵巢结构与盆腔包块结构等,对应的图像分辨率数值是比较高的【1】。结合相关文献,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检查的图像进行对比,可更为精准的体现图像数据信息,存在探查目标以及探头距离近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小的优势,为此对200例妇产科患者加以临床检查,最终分析阴道超声检查应用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20年时间中接受妇产科疾病治疗的200例患者进行医学调查,随机划分阴道超声组与腹部超声组,每组患者均是100例。其中阴道超声组患者最小年龄是20岁、最大年龄是45岁,均数(30.20±2.47)岁、腹部超声组患者最小年龄是25岁、最大年龄是48岁,均数(33.60±3.17).两组人员的基础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可以互相对比(p>0.05),同时患者以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协议书。
        1.2方法
        彩色超声诊断仪器的型号是GE-P5,对应变频指数设置在2.0-5.0MHz之间,针头范围安设在3.5MHz。在阴道超声检查中,要求患者检查之前排空膀胱,对阴道出血部位加以消毒处理,指导患者保持截石位【2】,引进诊断仪分析与观察子宫部位、卵巢部位、阴道内部边界等回声情况,扫查患者病变部位,通过多普勒血流检查法完成,并且研究患者自身腹腔和子宫附近是否存有积液。对于腹部超声检查,要求患者保持仰卧位,结合患者病情加以个性化的膀胱充盈处理,尚未进行膀胱充盈患者要借助导尿管进行生理盐水注入【3】,以耻骨为基础点多个切面检查患者。
        1.3观察指标
        观察与评估患者临床诊断准确情况,研究妇产科疾病诊断最佳的方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情况
        阴道超声组患者的病理诊断:子宫肌瘤23例、子宫内膜病变16例、卵巢囊腺瘤13例、畸胎瘤15例、早期异位妊娠16例、盆腔附件病变17例。腹部超声组患者的病理诊断:子宫肌瘤20例、子宫内膜病变19例、卵巢囊腺瘤10例、畸胎瘤18例、早期异位妊20例、盆腔附件病变13例,具体如表1.

         3.讨论
        阴道超声检查方法运用在临床妇产科疾病诊断上,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体现可优化加工的优势,因为阴道超声扫描可延伸分析视野,所以不需保障患者自身膀胱足够充盈,还会控制压迫膀胱的过程,降低膀胱多重反射现象的产生几率,由此临床治疗医生可以结合图像特点迅速明确患者自身病变影响因素,分析微小病变的发展趋势。和腹部超声检查进行对比,两种模式检查部位是存在不相同的,超声探头设置的频率是存在差异的,那么图像不同之处比较明显。所以阴道超声检查的图像清晰效果更好,便于提高临床诊断率。
        与此同时,妇产科疾病诊断过程中引进超声诊断法的价值比较高,阴道超声诊断与腹部超声诊断这两种方法,前者探讨频率数值更大,直接和机体的盆腔脏器部位接触,控制肠道气体给予检查结果产生的干扰,在一定时间内明确患者脏器的具体结构,不管是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盆腔附件炎的诊断,还是子宫肌瘤诊断,都要首选阴道超声检查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妇产科系统结构中,子宫肌瘤是典型的良性肿瘤,存在外形不等和与肌层回声特征,即便腹部超声检查能够观察到子宫肌瘤的实际体积,可针对直径不超过2厘米的肿瘤,检查成效不够显著,难以对其精确判断。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利用阴道超声检查方式可掌握病变的实际结构,促使检查过程更为特异与敏感,因为腹部超声会在多种因素变化下受到影响,那么妇科疾病诊断准确率会更低一些。临床医学对盆腔附件疾病的诊断,患者的症状是下腹疼痛,运用阴道超声检查方式动态观察微小的组织结构,促使临床医生能实效性的制定疾病治疗计划,保障治疗成效可提升。
        本次研究中划分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实施不同的诊断方案,结果如下:腹部超声组患者检查准确有83例患者,准确率是83%、阴道超声检查组患者检查准确有94例患者,准确率是94%,两个数值之间比较存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以妇产科疾病的临床诊断,要首选阴道超声检查方式,更好的提供诊断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英珍, 袁咏梅, 张素香,等. 经阴道超声检查法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 007(003):133,137.
        [2] 王中春. 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J]. 哈尔滨医药, 2020, v.40;No.191(01):57-58.
        [3] 温慧芳, 马明霞, 蓝霓,等. 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价值[J]. 吉林医学, 2020, 041(001):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