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生化检验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检出率影响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刘芳芳 陈义波
[导读] 研究肝功能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检验效果。
        刘芳芳 陈义波
        乐至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乐至 641500
        摘要:目的:研究肝功能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检验效果。方法:筛选2020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为甲组,同期体检健康对象90例为乙组,两组对象均接受肝功能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差异,统计甲组肝功能生化检验指标阳性检出率。结果:甲组ALB、CHE、CHO水平均低于乙组,但甲组TBA水平高于乙组(P<0.05)。肝功能等级为A级患者对CHE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为100%,B级患者对CHE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为100%,C级患者对ALB和CHE指标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均为92.50%。结论:肝功能生化检验(ALB、CHE、CHO、TBA)对辅助肝炎肝硬化患者确诊具有积极效果。同时除CHO外,肝炎肝炎化患者对ALB、CHE、TBA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
关键词:肝功能生化检验;肝炎肝硬化;检出率
        肝炎肝硬化是一种基于患者肝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导致的肝脏损坏疾病,以往临床针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检验诊断以病理学方法为主,然而该项检测方法费用较高、时间较长、技术难度较大,无法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因此本次研究将以肝功能生化检验指标为重点对象,研究肝功能生化检验指标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筛选2020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为甲组,同期体检健康对象90例为乙组。甲组中男28例、女62例,年龄30~70(48.26±5.61)岁。依据肝脏储备功能量化评估分级标准(Child_Pugh分级标准)[1],本组患者中A级14例、B级36例、C级40例;乙组中男28例、女62例,年龄30~70(48.26±5.61)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信息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肝功能生化指标检验,具体包括血浆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胆固醇(CHO)、总胆汁酸(TBA)四项指标。检验方法:于患者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样5ml,经离心、冷冻处理后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依照说明书完成操作。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差异;
        ②统计甲组中不同肝功能等级患者阳性指标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结果均录入SPSS24.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并接受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并接受x2检验。最终P<0.05表示数据结果存在差异。
2、结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肝功能生化检验结果
        甲组ALB、CHE、CHO水平均低于乙组,但甲组TBA水平高于乙组(P<0.05)。见表1.
 
3、讨论
        肝脏是人体中负责代谢功能的一项重要器官,而肝硬化则是一种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患者基于多种因素综合长期作用导致肝脏组织结构、代谢功能遭受严重损害,是导致人体肝脏组织长期纤维化症状的重要疾病因素。基于人体肝脏还具有清除毒素的重要功能,肝硬化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必须对患者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以进一步强化肝硬化患者治疗方案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保障性[2]。
        ALB是一种存在于人体血浆中的球状蛋白质,其在人体肝脏中合成,涉及到人体营养状态、激素平衡、血浆渗透压等多项指标因素,是反映人体肝脏功能良好与否的一项敏感指标;胆碱酯酶则是一种以多种同工酶形式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类糖蛋白分子,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神经胶质细胞、肝肾肠脏器中,是反映人体肝实质细胞是否遭受损害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胆固醇同样广泛存在于人体脑、肾、脾、肝等脏器中,是反映人体肝脏是否存在严重病变的基础生化指标;总胆汁酸则是人体内胆固醇反应后的一项代谢产物,能够有效反映人体内胆固醇的吸收、代谢以及调节状态,同时也是反映人体肝脏功能良好与否的一项敏感指标。研究结果提示:不同等级肝功能患者ALB、CHE、CHO、TBA四项肝功能生化检验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而本次研究结果中对健康对象和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不同组别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其他研究结果[4]相符。同时不同等级肝功能患者对上述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亦存在不同,说明肝功能生化检验(ALB、CHE、CHO、TBA)对辅助肝炎肝硬化患者确诊具有积极效果。同时除CHO外,肝炎肝炎化患者对ALB、CHE、TBA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
参考文献:
[1]孙惠川,沈英皓,李小龙.肝脏储备功能与肝癌术式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38(4):473-476.
[2]陈春艳,吴吕燕.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2):43-44.
[3]林艺芬.肝功能生化指标应用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4):67-68.
[4]王晓航,杨亚娟,储冬梅.利用蛋白生化指标预测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的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0):1898-1900.
刘芳芳(1986),女,四川绵竹,乐至县人民医院,本科,主管技师,检验科
陈义波(1985-),男,四川邛崃,乐至县人民医院,本科,主管技师,检验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