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先芝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卫生院 湖北浠水 438200
【摘要】目的:浅谈高等院校实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的必要性。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本地的高校30所进行分组,以随机方式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其中对比组高校15所,实验组高校15所。对于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比组高校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实验组学校则采取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措施,对比两组学校的传染病发生率。结果:采取预防措施的实验组高校在传染病发生率对比中显著低于对比组学校(P<0.05),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等院校中开展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手段能有效减少学校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此预防手法值得在学校中推广。
【关键词】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预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是指突然发生的,对公共大众健康造成损害的原因不明的重大传染性疾病[1]。大学校园是比较特别的场所,学生在学校里分布较为集中,且流动性也比较强,与校园外的社会联系也比较密切[2]。校园里一旦发生传染病,便会在短时间内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对大学校园进行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预防很有必要[3]。为了保证大学生的生命健康,我区在传染病的防控上一直都在努力研究制定更完善的方案,对分析出来的不足加以修正,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院校均为本地高等院校,时间选择在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高校共30所,实验组和对比组高校各15所。其中实验组专科院校8所,本科院校7所,学生人数从4248人到6028人,平均学生(4245±154)人。对比组中专科院校7所,本科院校8所,学生人数从4548人到5838人,平均学生(4358±128)人。两组学校在以上数据中对比较小(P>0.05),没有临床比较意义。
1.2研究方法
对比组学校不进行任何传染病预防的工作。
观察组学校进行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1.提高学生的配合程度。由于高等院校的学生都有着较强的控制性和自主性,当学校提出一些非强制完成的要求时,很多学生都会无意识的自行忽视,同时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所以会以自我为中心,逃离学校,从而加大传染的概率。所以第一步就是提高学生的配合性。2.加强在校学生关于传染病的科普和宣传,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认知和区分。如学生生病的感觉和以往不一样时一定要重视起来,即时就医确诊,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缩小传播范围。3.加强学校自身的制度建设。高校不要只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同时还要加强高校里的基础建筑设施,增加学校卫生室医疗用品的数目。4.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提高突发卫生事件时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组成防治小组,不定期的进行开会研究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5.对学校所需要的食品进行严格的卫生检测,对出现腐败变质食物部门进行停业整改,防止学生误食引发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6.每学期对回校学生进行体检,建立发热门诊,并开展讲座。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院校的传染病发生率。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急性细菌性痢疾、腮腺炎、流行性感冒。
1.4统计学处理
该项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值分析,以(n,%)表示时,采用X2检验,当数据对比P<0.05时,说明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传染病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院校的传染病发生率要低于对比组(P<0.05),数据对比之间有差异,见表1。
.jpg)
3 讨论
学校作为特殊场所,占地面积较大,人员活动区域较为密集,而且高校的学生多来自祖国各地,不同地区的病原体发生交叉感染,就会引起不明原因的疾病发生。如果有突发的传染病发生,传播的速度会非常快,严重威胁学生的健康安全[3]。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街头走访的方式来了解本地区高等院校对突发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防备和处置。同时结合高校目前拥有的防控措施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对有缺陷的防控措施是否还有效果进行分析,对某些具体实施的细节上是否存在漏洞,是否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难度加大,以无法保证控制措施最大化的发挥作用。在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时,学校应该首先完善卫生管理机制,保证各机制能在实际操作中完整的运用,在进行突发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预防时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以保证防控措施实施的完整性[4]。授课教授还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如有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症状时要及时就医进行确诊。还要加强对学生传染病科普,加强和当地卫生部门的联系[5]。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就会大大的减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除了提高大学生的预防意识以外,还要摆正学生的防控态度,配合学校完成传染病的防控和处理,加强对学校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处理手段能有效的减少高等院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晓忠.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机制建设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4):41-42.
[2]徐杰,刘钰.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4):21.
[3]李蔚婷.高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分析[J].大医生,2019,4(01):130-131.
[4]杨秋锦.高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0):179.
[5]马妮娜.高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