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X线平片与MR影像的临床诊断效果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秦晓峰
[导读] 实验将针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对比X线平片与MR影像的临床诊断效果。
        秦晓峰
        63650部队医院  新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841700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对比X线平片与MR影像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确诊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5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分别实施两种临床诊断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平片诊断,观察组则为MR核磁共振诊断,对比应用情况。结果:从诊断上看,观察组在实施MR检查之后,半月板损伤以及关节积液的准确率比较高,和对照组X线平片诊断相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 MRI影像学检查能够更好的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能够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X线平片;MR影像;临床诊断
        在骨科疾病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改变的多发群体为老年人也是一种关节炎疾病,究其原因就与老年人的各项机体能力衰退有关,在治疗上我们坚持早发现早治疗,从而缓解病痛,在临床检测上主要依靠于影像学方案常见的技术,则包括X线平面 CT检查以及MRI检查【1】。将本院收治确诊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5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分别实施两种临床诊断方案。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确诊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5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分别实施两种临床诊断方案。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无中途退出,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此外,在回顾患者基线资料中,有男性26人,女性24人。患者的年龄在51-73岁之间,平均年龄(66.7±5.8)岁 。
排除标准:意识不清醒者;交流沟通存在严重障碍者;合并重要其他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近期使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平片诊断,检测前需要设定电压,在50~60kv之间并设置电流为100ma,随后指导患者进行正位以及侧位的拍摄。
观察组则为MR核磁共振诊断,指导患者为仰卧位以便于检查操作,随后可利用膝关节表面线圈完成检查,对患者髌骨以下位置进行扫描,告知患者如何配合检查落实,将膝关节外翻角度在15°左右,同时进行横轴位检查、矢状位检查以及冠状位扫描,在扫描的时候必须控制好层间距与层厚分别为0.4毫米和4毫米【2】。在采集图像之后,可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共同阅片达成一致建议。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对患者疾病检查的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包括对半月板损伤、关节积液以及关节间隙狭窄问题的对比分析。
1.4统计方法
         对研究中需要对照分析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23.0进行处理,正态计量数据用“Mean±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正态,方差齐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所得结果P<0.05则提示统计学处理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从诊断上看,观察组在实施MR检查之后,半月板损伤以及关节积液的准确率比较高,和对照组X线平片诊断相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属于骨科疾病,在长期的病情发展中可对滑膜造成损伤,如果损伤较大的话会引起关节软骨的变化,如果严重会发生软骨破裂,此时患者的行走功能将受到影响,生活质量直接下降,该疾病在早期的症状不是很明显,在确诊的时候需要通过影像学分析进行确认传统的X线检查属于常见的方式,但是影像图片质量不佳【3】。
随后我们提出结合核磁共振检查,能够对患者的半月板情况进行显示,可了解损伤的具体情况,除此之外,还能够观察患者是否伴有关节积液以及关节增生。在X线检查中也可以进行半月板改变的观察,既需要观察关节中的滑液渗入是否有氢原子浓度变化,但整体上看并不显著【4】,而核磁共振能够清晰的观察图像,患者伴有关节积液则会出现关节肿胀问题,在核磁共振诊断下的敏感性更高。我们必须为降低漏诊率、误诊率,提供医学支持,帮助患者早日发现疾病,接受治疗,为医师的临床判断提供有效依据。
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可以分为4个时期,在第一阶段,患者主要是关节肿胀,在核磁共振检查下可以观察骨关节情况,对疾病进行诊断,在第2阶段其软骨已发生性质改变,患者会发生软骨硬化和增生通过X线检查可以显示疾病。在第三阶段,则有软骨脱落,内外关节的间隙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导致关节积液,此时也可以通过X线检查。在最后阶段,可表现出囊变。从而面对骨科疾病患者,应当结合过往病史和病情观察来进行诊断方案的确认【5】。结合本次调研看,MRI检查可以清楚地观察患者半月板改变,敏感度高,且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采用 MRI影像学检查能够更好的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能够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静.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MRI诊断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8):3-4,15.
[2] 刘秀玲.MRI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16):46-48.
[3] 冯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X线平片与MR影像诊断比较探讨[J].中外医疗,2019,38(14):162-164.
[4] 罗小华.MRI和X线检查在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的价值对比[J].双足与保健,2019,28(13):145-146.
[5] 张薇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诊断中MRI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7):154-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