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血液科住院患者感染预防策略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孟新丽 吴秋盈
[导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给免疫功能极低的患者带来了更大的感染风险。
        孟新丽 吴秋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省 西安市71000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给免疫功能极低的患者带来了更大的感染风险。血液科在医院领导和感染控制科的指导下,迅速建立了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防疫控制梯队,制定了防疫控制流程,加强了环境管理,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消毒;加强对新入院病人、住院病人、来访者和医护人员、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做好防护用品管理,注重疾病特点和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护理需求,积极全面开展疫情防控,确保全体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确保所有人员情绪稳定,生活有序,科室工作顺利。
        关键词:康新型冠状病毒;血液科;预防感染
        2019年12月,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传染病。COVID-19的潜伏期可达14天,平均潜伏期为4-5天。大多数患者只有发热、干咳、乏力等轻微症状,但15%-30%的患者会并发重症肺炎。从患者的咽拭子中分离出病原体,该序列与SARS高度同源,命名为新冠状病毒(SARS-CoV-2)。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飞沫、气溶胶和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这种病毒传染性强,对人易感。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病人聚集在这里就医。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引起爆发性传播。因此,在COVID-19流行期间,医疗单位制定相应的公共卫生措施,将新冠状病毒在透析患者及相关人员中传播的风险降到最低。本文分析我院为防止新冠肺炎病毒在血液科住院患者及相关人员之间传播,分析医院相关管理制度对疫情防控的影响,为卫生系统制定防控措施,阻断类似传染性疾病在医疗场所特定人群中的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加强病区环境管理
        疫情期间,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加强病房环境通风,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空气、物体表面和地面的清洁消毒工作。加强自然通风,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关闭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控制人员流动。尽量不要做空气喷雾消毒,以免空气中残留大量消毒剂颗粒,造成呼吸道黏膜吸入损伤。为确保患者安全,设置了防疫物资应急隔离室和应急箱,并准备了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供医务人员随时隔离、治疗疑似患者。一旦发现病房疑似患者,立即调到急诊隔离室,指派专人护理,并立即向医院COVID-19专家组报告进一步治疗。
        2.加强对各类人员的管理
        2.1新入院病人管理
        严格执行流行病学病史调查、症状观察、CT检查三道程序,检查身份证和市防疫指挥部指定的健康码是否合格。患者及家属均应如实填写验证信息,并签署《传染病期间住院患者双方承诺书》。违反规定隐瞒实际情况的,应当报告并追究法律责任。检查岗设在病房门口。检查合格后,更换干净的病人衣服和专用拖鞋。戴上口罩进行手部消毒后,对单人间进行处理。观察一周,未见异常,可继续进行其他疾病治疗。
        2.2住院病人管理
        患者不应离开病房,减少甚至取消家属探访,不应安排更多的护理人员,对24小时未经护理管理的患者进行必要的生活护理。做好基础护理,指导正确戴口罩和洗手方法。多病人同住一个房间时,床距大于1.5米,禁止串床。

如有发热、干咳、不明原因肺炎、气短等症状,应立即进行CT影像学检查,重新筛查,并立即转移至急诊隔离室进行病毒核酸相关检测并及时报告。
        2.3探视管理
        来访者被固定为同一个人,每次探视都要经过医院、大楼、病房大门的“三岗”,在病房门口登记相关信息,出示合格的卫生编码,规范隔离服,戴口罩、帽子,换专用拖鞋,实行监护后进入病房。缩短探视时间,与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不摘下口罩在病房内讲话或进食。离开病房前,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脱下防护用品,妥善处理。
        2.4待入院病人管理
        引导患者在家休息,防止流行性感染的聚集,教病人识别疾病的严重程度。在疾病稳定期内,应尽量减少频繁的随访,通过电话、微信等网络工具可获得医生的远程指导和帮助。对于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主治医生应根据筛查后的情况安排移植时间。
        2.5医疗、护理和服务人员的管理
        由于疫情流行期是春节假期,不少人员已经回家或准备回家休假。部门立即对疫区全科医生及其家属的行踪和接触情况进行核查登记。所有人员立即终止或取消休假并返回待命状态,返回城市的人员按要求分开。科室全体工作人员要坚守科室一线和住所,每天监测体温,并通过聊天软件如实上报。对有发热等症状的,要监督检查,消除感染隐患后,方可返回岗位。强化标准预防理念,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遵守诊疗操作规程。操作时可能有血液和体液飞溅,正确选择防护用品,严格个人防护。在病房的所有地方,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等,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人与人接触时,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分地区、分时段午休,减少人员聚集;下班后严格手卫生,清洁眼睛、耳道、鼻黏膜,有条件的要每次结束后洗澡。
        3.防护物资管理
        疫情期间,临床一线防护物资供不应求。我院实行严格的物资申请和实名制登记,特别是对紧缺物资实行按需领用、计班、建立实名制使用登记表,以避免材料损失,最大限度地保证临床一线人员防护材料的使用。
        4食品安全管理
        血液病患者因化疗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营养摄入减少,抵抗力低,骨髓抑制期间易发生消化道感染。另外,我们科室的病人大多是外地来的,三餐基本上都是家属在租住的地方准备,送到病房门口。有的工作人员甚至没有专门固定的备餐场所和工具,卫生条件有限。食品在制备和运输过程中存在许多食品安全隐患,食品易受污染,加强疫期食品安全管理尤为重要。我科成立了食品安全检查员,根据患者情况,对家属进行图形化饮食健康教育,增强家属安全膳食意识。送饭期间,检查人员在病房门口设卡,对家属送来的食品盒、餐具进行消毒,检查食品品种符合患者病情要求,杜绝生冷、变质等不合格食品混入患者盘子。对疑似病人的食物进行两次消毒(微波炉加热3~5min),然后由专人转移给病人,确保食物安全。
参考文献
[1] 黄纳, 刘爱玲, 叶娇. 血液净化中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防控策略[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20(17), 317-318.
[2] 钱慧雯, 季成, 钱雪峰,等. 血液透析中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院内感染防控策略优化及效果分析[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20,30(03), 329-334.
[3] 罗艳蓉, 范超帅, 彭红桂,等. 血液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防控实践[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 6(3):124-125.
[4] 张留平, 李梦婷, 谢庆磊,等. 血液净化中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策略[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0,20(8):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