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穆贞潞
[导读] 通过统计整理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从中统计出处方前记、正文、后记等内容,了解医生用药的使用情况及存在不足的问题。
        穆贞潞
        贵州中医药大学550400
        摘要目的:通过统计整理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从中统计出处方前记、正文、后记等内容,了解医生用药的使用情况及存在不足的问题。方法:对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中药2018年至2019年的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将每张电子处方按剂量及用药等内容进行记录,并根据《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进行处方分析点评。结果:分析2018年至2019年中药饮片处方可知,全部统计的是电子处方,中药处方使用内服1015张和外用61张,本院女性及64岁以上老年人就诊的最多,而女性在处方中占总处方22.27%,老年人占总处方25.55%,中药处方的金额超过240元占总处方31.41%,中药处方内容不合理处方占总处方61.90%,未标注特殊煎煮法占总处方21.22%。结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多数用电子处方,而名医工作室手写处方较多,该院大部分处方使用情况合理,有小部分存在中药处方不规范现象和中药毒性剂量未按照《中国药典》规定使用,应建立有关专业培训及处方用量的药物警戒体系。
        关键词:门诊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统计分析
        1中医药在这快节奏的时代,中医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都知道西医治疗作用比传统中医起效快,由于快而却不治本,副作用较大。以使人们在治疗上选择中医。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的瑰宝,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悬壶济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涵,在漫长的历史中屡次抗击病魔,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使中医药文明绵延至今[2]。中医与西医相比来说,中医有诸多的优势,注重宏观,注重归纳,注重从整体看问题,辩证论治。随着时代发展,现代科技飞跃的进步,当然,中医药也在路上,将前人的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治疗,带动医学阔步前进。为了方便患者携带服用将中药用规格化的包装以6克、10克、15克分装中药,这种包装饮片改变了传统的中医调剂方式,也满足了患者基本的知情权[3]。由于这些现代化的支持提供,所以对中药房的管理很重要,需要不断完善。现在人们所处的生存环境,是其发展着,面对未来的疾病也许更复杂而多样,中医药的任务和发展仍是医药学者肩负的使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医药要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在实习期间,对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中药饮片进行近两年来中药饮片处方收集并统计分析,以本院2018年至2019年的门诊中药处方作为分析对象,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以及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文件《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分析处方。
1.2中药饮片处方分析方法
整理收集中药饮片处方按照患者内服与外用使用情况、中药饮片处方内容规范化、中药饮片特殊煎服使用、有毒中药饮片是否合理化、年龄性别、处方药味数、处方剂数、金额、处方用药最大量等作为考核来统计分析并记录。
2 结果
2.1 内服与外服处方
整理近两年的处方来看,中药内服使用比外用等使用的情况占多数,大多数病情都适用于内服,但在面对某些疾病时,该院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中药内服与外用联合或单用外用等特殊治疗方法。中医外治法以剂型为媒介,产生较多的传统剂型如散剂、洗剂等,中医外治法已成为中医之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科极具特色的治疗法[14],以下是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中药房近两年内服与外用的使用情况。

2.3 未标注特殊煎煮法情况
在中药调剂过程中,有些药物因自身特殊性而单包,需要采取特殊的煎煮法才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煮出来,在未标注特殊煎煮法229张处方中,未标注先煎占35.37%,未标注包煎占22.70%,未标注后下占34.06%。以下是未标注特殊法药物的使用情况。

3结论
对2018年至2019年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到本院就诊的病人大多数女性、中老年人,中药处方价格方面较实惠,但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定价,惠及百姓。中药饮片处方中还有诸多问题,其中西医诊断与中医诊断混淆、用法用量不合格,应严格要求医生写好患者信息病情等内容,督促用药剂量,加强药师用药安全性的认识及专业知识的培训。有毒中药饮片未按药典所规定剂量使用,即使是炮制的饮片也需要警惕用药风险,及时跟踪患者用药情况,要标注好中药饮片特殊煎煮法处方,有些患者不懂药物自身性质,一同与常用药同煎,有些中药药用成分失效或未煎煮出药用成分,影响了患者服用药物治疗效果。药剂科对名医工作室的老中医教授诊断治疗用药时,建议学习某教授常配伍习惯的中药饮片、某味常用药的用量经验,学习为什么能用到这个量、用药经验等及密切联系患者服药期间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张廷模.临床中药房[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13:9
[2]刘震,孙书,臣杨艳梅.走进中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饭社.2018.008.
[3]徐军,车京梅.浅析中药饮片小包装的应用情况及建议[J].中国药师,2011,14(6):904-905.
[4]]廖志平.关于《中药处方与调剂规范》(试行)起草的几点说明[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