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力夫
嘉兴市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浙江嘉兴 314511
【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椎管狭窄患者中应用经皮脊柱内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9年4月到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腰椎单间隙椎管狭窄患者行脊柱内镜下椎管狭窄成形术的患者6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脊柱内镜, 分析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优秀66.67%;良好30.00%;较差3.33%,总有效率96.67%。结论:对于老年椎管狭窄患者采用经皮脊柱内镜,可改善患者的疼痛,有利于各项功能的恢复,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经皮脊柱内镜;老年椎管狭窄;临床效果
腰椎管狭窄较为常见,为脊柱外科疾病之一,以老年人作为主要的发病人群,患者会出现腰腿疼痛,下肢无力等[1],该病分成先天性和继发性,继发性一般是在椎管狭窄中,且以脊椎和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为主。对于腰椎管狭窄会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效果较差,不利于术后的恢复,需要为患者找寻适宜的治疗方式,本文针对本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腰椎单间隙椎管狭窄患者行脊柱内镜下椎管狭窄成形术的患者60例,分析在老年椎管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脊柱内镜的效果。
1 临床基本资料和方法
1.1信息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腰椎单间隙椎管狭窄患者行脊柱内镜下椎管狭窄成形术的患者60例,所选时间区间为2019年4月到2021年4月,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上限78岁,下限61岁,平均年龄在(68.96±5.00)岁。
1.2 方法
让患者保持健侧卧位,进行常规消毒之后,在C形臂X线下进行定位,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等,确定患者腰椎间盘病变阶段,本次实验均选择一个间隙为手术节段,三个月后再选择另一个节段进行手术。根据患者髂嵴高低、体型胖瘦为患者选择适合的旁开距离,注意避开髂嵴,且逐层对局部进行浸润麻醉[2],麻醉药物选择2%利多卡因,剂量10毫升,将其和40毫升的氯化钠容易进行混合注射,皮内注射10毫升,筋膜,肌肉各层次注射10毫升,之后在C臂X线透下进行定位且开展手术椎间盘节段,18G穿刺针通过患侧朝向椎间盘孔的方向进行穿刺,且一直到达上关节突的区域,在此注射15毫升的麻药。依据椎间孔的大小形状和突出物所在的位置,先将穿刺针调整成水平面角度。侧位透视针在患者的上关节突中上1/3的位置,穿刺点一直到针尖延长线的位置,一直到达椎间盘层面,将穿刺针从针芯中退出,在18G针内将导丝插入,利用X线确定导丝尖端成功的位于上关节突中上1/3,顺沿着导丝将18G针退出。手术尖刀距离穿刺点皮肤,作大约1厘米的切口,顺沿着导丝从细到粗慢慢的扩大,并且建立软组织通道。依据环踞处将椎间盘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尖端进行处理。依据突出物的样式,位置等,将上关节突进行调整和磨除,一直到理想的工作通道,最为理想的位置是侧位像环踞尖端一直到椎体后缘连线椎间盘层面,正位像从环踞一直到棘突。将环踞退出,将其置入工作套筒内,并且和300毫升的生理盐水进行连接,调整好水流量,以便获取清晰的摄像效果。
先将已经被磨碎的骨屑取出,确保黄韧带得以显露,往腹部侧移动套管一直到可以看到椎间盘的纤维环,将部分的黄韧带、松弛的纤维环清理,确保其可以看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等。检查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等是否存在充盈,可以对患者进行直腿抬高的测试,若看到神经根滑动,可以让患者进行腹压咳嗽,若椎间盘内没有松软的髓核组织溢出,且询问患者原先疼痛的位置还有无疼痛,麻木等,拇趾肌力已经恢复正常状态,可以彻底的用射频电凝止血和纤维环成型,且将工作套管移出,在退出套管的过程中开展椎间孔成型,将已经松动的套管四周已经坏死的组织取出,并且进行切口缝合,以及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1.3观察指标
采用数字评分法和MacNab标准评估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无疼痛,且运动功能无障碍,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则为优秀;治疗后,患者会偶发性神经疼痛,但症状较轻,调整完可正常的工作,则为良好;治疗后,患者持续性神经根受损,且症状反复发作,即为较差。
1.4 统计学处理
以 SPSS30.0 软件核算,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若P<0.05,即证实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优秀40例(66.67%);良好18例(30.00%);较差2例(3.33%),总有效率96.67%。
3 讨论
对于退行性脊柱疾病的研究深入,发现应用微创脊柱内窥镜技术效果显著。其能够达到传统开放性手术的效果,且也能够减少在手术过程中对肌肉,韧带,关节的医源性损伤,且可避免患者在手术中的大量出血,术后疼痛也能够明显的降低,缩短住院时间。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属于微创治疗的一种,切口长度为8毫米,在手术中不会切断椎旁肌[3],所以肌肉和硬膜外出现的瘢痕较少,也能够缓解患者背部和腿部的疼痛强度,让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多数的患者还会存在椎管狭窄伴四肢麻木、肌力下降,但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治疗,生活质量较低,倘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会出现抑郁,瘫痪等,且又因为老年患者自身合并基础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机体功能较差,耐受性差,传统的脊柱开放手术损伤大大,术后恢复慢,预后差。经皮脊柱内镜则能够解决以上难题,不用进行全身气管插管治疗,而是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对生命各项体征的影响较少,更有利于术后的恢复。
综上所述,老年椎管狭窄患者采用经皮脊柱内镜,可改善患者的疼痛,有利于各项功能的恢复,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杨进,王玉,孔清泉. 腰椎侧方椎管狭窄分型在全内镜减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应用[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0,34(4):415-421.
[2] 黄群,朱现玮,严飞,等. 经皮椎间孔镜与改良PLIF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20,30(3):287-292.
[3] 姜丽,张金华,周英杰. 脊柱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下腰痛近期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2):43-45.
基金名称:桐乡市科学技术局计划项目;编号:20180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