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白钰
[导读] 文章主要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白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100029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某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改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依从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危险因素主要为科室管理不够详细、护理人员职业素养较低,根据这些问题进行相应措施的改进,降低了危险因素,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护理依从率及护理满意率,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分析
        随着社会科技信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国外,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已屡见不鲜。2018年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旨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而神经外科疾病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提示着延续性护理的重要性,同时在信息化及大数据的背景下,探寻新的延续护理模式已刻不容缓。本研究对互联网技术在神经外科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建立新型延续性护理模式提供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无语言障碍;能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经家属及本人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意识障碍及精神障碍。观察组男性51例,女性49例;平均年龄(61.8±2.6)岁。对照组男性48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62.2±2.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包括:观察且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对症处理工作等。观察组采取细节化护理管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个人细节:护理人员需将细节化护理的理念贯彻始终,首先需对个人形象的细节进行优化。要求护理人员需穿着统一护理服,头发需包在卫生帽中,面部可适当化妆,但不得使用气味较大的化妆品,以免造成患者呼吸道不适。双手指甲不得涂抹指甲油,且在每天上岗前按照规定彻底清洗。与患者交谈时要音量适中、语气柔和,解答患者疑问时应根据其年龄、认知能力、学历等基本条件选择话术,如患者年龄较轻、认知能力和学历均较高,则应尽量选择专业话术,以树立在患者心中更加专业的形象;如患者年龄较大、认知能力和学历均较低,则需尽量将专业术语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词语,确保患者可以听懂自己所说的内容。②病区介绍:在患者入院后需主动为其介绍病区环境,包括病房位置、护士站、主治医生办公室、盥洗室、卫生间、电梯间、紧急通道等。同时保障病区内环境的通风换气和卫生整洁,可在不影响患者治疗的前提下对病房内陈设进行更改,借此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为患者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叮嘱患者严格按照该时间表休息,并限制除陪护人员以外探访者的数量和频率,保证患者可在住院期间充足休息。另外,每次用药时均需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应价格,做到收费透明化。③深化护患沟通:日常护理工作中应进一步强化护患间沟通护理,且沟通时尽量保持面对面,要求护理人员需平时患者双眼与其对话,不得出现俯视对话的情况,通过肢体动作与患者保持在平等状态下,以免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在沟通时需注意沟通语气,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不能急于回答,需等待患者将所有疑问全部提出后,再逐一为其进行解答,切忌在患者提问中途打断,最大程度给予患者尊重。

为患者详细讲解关于神经外科疾病的相关知识,重点包括疾病发生原因、日常缓解技巧、本次外科手术方法、预后疗效等,必要时可以为患者介绍主刀医生的成功案例,以此帮助患者建立手术成功的信心。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总依从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总依从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管道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较多,具体如下:(1)护理人员在管道管理风险方面的意识欠缺:病房治疗与护理的工作较为繁杂,而年资较低的护士没有足够的经验,风险意识欠缺,判断与应变能力不足,不能对患者的情况作出准确评估,当患者有阻塞或管道脱离情况出现时,难以及时发现并做好处理,故而可致使病情加重。(2)管道因素:①管道本身就有问题存在:管道本身的问题包括管道上未标注刻度以及所标注的刻度不清晰等,这些问题可以诱发管道护理风险;②管道固定方法有问题:有些患者需要接受头胸部引流,而护士在通过缠绕缝线并引出于敷贴部位的方式对管道进行固定时,患者的体位时常会发生变化,使得头皮与胶布的黏贴部位不能保持良好的黏贴度,这样一来固定胶带就容易移位或松动,从而便会产生不能固定牢固的现象。此外,器官切开系带会由于吞咽以及剧烈咳嗽而产生松动,当牵拉呼吸机管道时易于迫使气管套管脱出。③其他因素:当固定缝线经历较长时间或长期受到渗液浸渍时,缝线会因老化而出现断裂。(3)环境因素:病房温湿度如果不适宜便会对患者的呼吸产生影响,从而会致使接受人工气道的患者更容易产生呼吸困难;病房在夜间较为安静,当仪器所产生的报警声过大时便会惊吓到患者,从而会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4)患者因素:多数患者有脑损伤情况,自控力不足,由于其病情易于变化而需要对其意识进行观察,故而在治疗期间不能为其提供过量的镇静剂,如此当患者躁动不安时便会致使管道脱落而加重病情;有些患者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当其意识模糊时会自行拔管。(5)患者家属因素:有些家属缺乏相关知识,且不听取护士建议,甚至会因缺乏理解而擅自解除患者的固定带或约束材料,这些行为会使管道风险大大增加。相比传统卫生资源的局限性,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社会资源整合入卫生医疗系统,提高服务“效益比”,从人工手写式病人信息提示板到以病区信息可视化的病区工作信息系统、纸质床头卡到电子床头卡的“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病房服务信息系统以及“以提高医疗效率为中心”的病区护理工作系统都显示互联网已开始渗入到卫生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传统信息碎片化、透明度低、护理工作效率低的特点在互联网作用下已逐渐向信息共享、优质护理全面化发展,但是神经外科病种复杂、无年龄界限,出院后的老人因生理性的退行性病变,对信息安全问题的担心会导致网络的接受度相对较低。儿童病人出院后,照护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亦影响延续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爽.全面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0):69-71.
        [2]梁燕飞,陈海霞,何品梅.神经外科护士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9):30-31.
        [3]李慧丽.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单质量缺陷分析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9):152-153.
        [4]李玲美.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1):57,61.
        [5]唐永红.循证护理降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改善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9,40(10):2388-2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