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效果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郭召霞
[导读] 针对接受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分析研究。
        郭召霞
        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目的:针对接受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被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的患儿1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随机分组原则的指导下,110例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蓝光治疗,其中,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新生儿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围绕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蓝光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退黄时间、接受蓝光治疗的时间、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接受蓝光治疗及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蓝光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退黄时间、接受蓝光治疗的时间、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接受蓝光治疗的黄疸新生儿时,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法,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显著降低,患儿退黄时间、接受蓝光治疗的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缩短,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护理效果
        引言:对于新生儿来说,黄疸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之一。新生儿黄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理性黄疸,一类是病理性黄疸。通常情况下,患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并不需要接受治疗,经数日可自愈。而患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必须要及时接受治疗,否则会对其中枢神经功能造成损伤,进而引起很多后遗症,如:听觉障碍、智力低下等。现阶段,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式是蓝光照射治疗,蓝光照射患儿后,患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将显著降低,临床症状将得到快速消退。作者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被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的患儿1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蓝光治疗,分析研究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被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的患儿1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随机分组原则的指导下,110例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蓝光治疗。参与本次研究的新生儿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新生儿的平均日龄为(5.13±1.44)日,男女比例为27∶28;观察组新生儿的平均日龄为(5.42±0.97)日,男女比例为29∶26;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蓝光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接受蓝光治疗及综合性护理干预。综合性护理干预包含如下内容。
第一,开展系统化的健康宣教活动:护理人员要通过温柔的鼓励性语言,给予患儿更高的安全感。耐心解答家属的疑问,开展系统化的健康宣教活动,让家长了解更多黄疸相关的知识、住院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消除家长的顾虑,使其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


第二,饮食护理:人工喂养新生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少空气进入胃内,为避免新生儿出现吐奶现象,护理人员可在喂奶结束后,将新生儿抱起,轻轻拍打新生儿背部,使其将进入胃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帮助新生儿取右侧卧位。
第三,安全感护理:护理人员选择干燥、柔软的毛巾置于患儿头部下方以及保温箱的四周,形成鸟巢状,两小时调整一次患儿体位,以增进患儿的舒适度;如果患儿在蓝光治疗中因安全感不足而哭闹时,护理人员要用温柔的语言来疏解患儿的不安情绪,以保证蓝光照射的治疗效果。
第四,身体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接受蓝光治疗的新生儿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帮助患儿擦干汗液、更换尿不湿,确保新生儿的皮肤始终保持干燥、清洁状态,加强臀部护理,避免新生儿出现红臀现象。
第五,抚触护理:护理人员可以用挤捏法来对患儿的四肢进行抚触,用指揉法对患儿的头颈部、背部进行抚触,抚触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且每个动作要重复3~5次,抚触时长为每次10~15分钟,一天抚触两次。抚触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新生儿的不适,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抚触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第六,预防感染护理: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干预的全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和隔离制度来指导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确保各项护理操作开展的规范性,每日都要为新生儿进行脐带护理。
1.3观察指标
         围绕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蓝光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退黄时间、接受蓝光治疗的时间、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
        2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在接受蓝光治疗及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蓝光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退黄时间、接受蓝光治疗的时间、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法,就是蓝光照射法。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因安全感、舒适感不足,经常会出现哭闹、四肢动作频繁等现象,无法顺利完成治疗。护理人员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法,为新生儿构建“鸟巢”,定时为患儿更换体位,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及舒适感,患儿情绪得到稳定;耐心解答家属的疑问,开展系统化的健康宣教活动;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及配合度得到提升;人工喂养新生儿的过程中,在喂奶结束后,将新生儿抱起并拍嗝,然后帮助新生儿取右侧卧位,有效避免了新生儿吐奶及窒息危险;及时擦干新生儿的汗液及排泄物,确保其皮肤处于干燥、清洁的状态;为患儿开展抚触护理,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和隔离制度来指导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确保各项操作的规范开展。
临床护理接受蓝光治疗的黄疸新生儿时,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法,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显著降低,患儿退黄时间、接受蓝光治疗的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缩短,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丽丽,林超雅,林金婵.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4):119-120.
[2]崔衬娟,韩秀连,尹焕英,刘婉媚.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安全性[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0):3681-3682.
[3]郭建敏.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9):9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