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睡眠状态和疼痛的改善评价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李仪,舒树芬,钟肖
[导读] 分析对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改善睡眠状态及疼痛症状的效果。
        李仪,舒树芬,钟肖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1400
        摘要:目的 分析对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改善睡眠状态及疼痛症状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本院接收的创伤性骨折患者56例开展研究,随机分组,将其中接受常规模式护理的2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疼痛干预模式护理的28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睡眠质量及疼痛症状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及VA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实施疼痛干预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骨折;疼痛干预;睡眠状态;疼痛症状        
        前言:创伤性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见于四肢骨折,患者在骨折后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术后强烈的疼痛感以及伴随的负性情绪都会对患者的机体产生影响,不利于患者的预后[2]。对此,帮助患者缓解术后疼痛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5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例开展疼痛干预的效果研究,主要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本院接收的创伤性骨折患者56例开展研究,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28例)和实验组(28例)。其中,对照组,男/女,14/14;年龄22~52岁,平均(42.18±7.42)岁。实验组,男/女,15/13;年龄21~54岁,平均(43.24±7.55)岁。对比结果显示,两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纳入范围:①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均确诊为创伤性骨折;②患者及家属已明确知晓本研究并持同意态度。
        排除范围:①存在沟通障碍的患者;②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③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④合并其他种类疾病、疼痛感明显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于对照组开展常规模式护理,主要内容:饮食指导、健康宣教、情绪疏导、生命体征监测等,对疼痛感强烈的患者适当给予适量镇痛药物。
        于实验组开展疼痛干预模式护理,具体如下:
        (一)建立干预小组:科室护士长为小组组长,小组成员为具有一定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如耐受状况、手术史、临床症状等,深入探析疼痛因素,并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
        (二)疼痛护理流程:针对VAS评分展开护理干预。如果患者的VAS评分低于4分,应根据具体疼痛原因进行护理,若是体位不当导致的压迫性疼痛,应指导并协助患者调整至合适的体位;若是固定措施引起的疼痛,护理人员应配合医师为患者重新安装固定装置;若是切口或神经损伤导致的疼痛,可给予患者冰袋冷敷、局部按摩等镇痛措施。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播放音乐、主动与患者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来进行干预。如果患者的VAS评分高于4分,护理人员应立即实施有效的镇痛处理,如给予适量的弱阿片类镇痛药物,待症状缓解后,根据上述疼痛原因展开对应护理。如果患者的VAS评分高于6分,护理人员应立即汇报科主任,并配合做好护理工作。
        (三)护理维持: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依据调查结果调整护理方案。还需保持病房的舒适、安静,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必要时给予患者情绪疏导,协调组织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1.3.1睡眠状况评价: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估,总分值21分,分值与睡眠质量成反比关系。
        1.3.2疼痛程度评价: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总分值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关系。
        1.4观察指标
        通过SPSS25.0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实施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指标。      
        2 结果
        2.1睡眠状况评价
        表1中,护理后,实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感,而强烈的疼痛感会使患者机体出现应激反应,从而引发高血压等相关生理反应,甚至对患者的术后生命质量造成不利影响[3]。临床研究表明,睡眠问题是受术后疼痛影响而产生的一个严重问题,睡眠质量下降不利于患者开展工作及正常生活。因此,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改善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意义重大。
        本研究显示,经过护理,实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及VA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疼痛干预模式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综合分析患者疼痛原因,根据疼痛原因开展针对性护理,帮助患者全面恢复,重视患者的整体安全性与感受,对患者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对骨折患者实施疼痛干预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疼痛症状,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林淑娟.疼痛干预优化的护理模式在创伤性骨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术后康复、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08):1111-1113.
        [2]申伟霞,雷琳芳,雷琳琳.舒适护理措施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7):125.
        [3]魏晓英.耳穴压豆联合情志护理干预对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7):132-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