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胃镜下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侯清
[导读] 探索并观察在患儿胃镜下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应用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
        侯清
        广元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 探索并观察在患儿胃镜下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应用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调查对象为我院时间范围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之间所收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50名。并对采集的患儿护理前后临床效果做出对比。结果 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强于护理前,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协助胃镜下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顺利进行,并且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加速患儿的康复,值得大力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患儿;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护理
        上消化道异物属于临床医学中高发性的一种急症,会直接影响到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患儿必须要及早前往医院接受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胃镜外径大、取异物操作器械直径大、钳道直径小等因素,会给手术加大难度[1]。因此,必须要采取适宜的护理方式,从而协助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进而加快患儿的康复。基于此,本文将围绕患儿在胃镜下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前后的效果做出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胃镜下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治疗的50位患儿作为调查对象。男性24名、女性26名,年龄2-12岁,平均年龄(7.69±0.31)岁。
1.2方法
1.2.1术前
        首先,在患儿进入至手术室的前30至60分钟内,必须要净化手术室内的环境,并且确保湿度在40%-60%、温度在24-26℃,确保手术室的环境能够整洁、舒适。另外,可以在手术推车旁悬挂摆件,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少哭闹、抗拒行为的发生;其次,应该对影像采集系统图像的清晰度、色彩做出检查,并且将患儿的一般信息输入计算机中,对电动吸引器、打印机等设施的功能状态进行检查。通常的情况下,主要准备乳胶薄膜袋、圈套器、鳄鱼钳、鼠齿钳、活检钳、PENTAX EG-2540型电子胃镜,外径8.4mm、钳道2.4mm等设备。
1.2.2术中
        首先,在患儿进入手术室候,需要通过抱、哄、微笑等方式消除患儿的恐惧感,新生儿、婴儿可以利用安抚奶嘴,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可以通过握手、摸头等方式,为其给予鼓励,促使其能够消除陌生感,舒缓负面情绪,配合医师的工作。其次,协助患儿取左侧卧位,医师控制胃镜的旋钮,护理人员在患儿右侧扶持镜身,协助进镜。将患儿的年龄作为依据,为其选取适宜的医用咬口,防止口腔损伤,在进镜期间,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师将患儿的头部固定,由于患儿十二指肠狭小,在进入至幽门后,护理人员需要在口腔近端扶住镜身,动作轻柔,直至发现异物。最后,在异物取出以后,需要再度进镜检查,了解患儿消化道内的气体、残液是否吸尽,腹胀是否消除,防止术后由于误吸而造成肺炎的发生,另外,对异物取出期间,是否发生损伤做出明确,一旦发现损伤问题的存在,必须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配合做好相应的处理。
1.2.3术后
        护理人员应该对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出密切观察,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告知医师展开处理;另外,还需要告知患儿家属日常护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知识,促使其能够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共同看护患儿。
1.3观察指标
        对患儿护理前后的效果做出比较。作三级划分: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组别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行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同护理前相比要更强(P<0.05),见表1。

3讨论
        患儿由于年龄的特征,好奇心特别强,然而,误吞异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果没有及时予以治疗,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患儿窒息死亡。因此,一旦发现患儿上消化道有异物存在,则必须要及时带领患儿前往医院接受相应治疗。通常的情况下,胃镜下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最为常见,主要采取9mm以内外径的胃镜、2.8mm的取异物操作器械、<2.8mm的钳道来展开治疗,但是,由于患儿胃壁薄、胃腔小、食管贲门狭窄,极有可能在插入胃镜时发生消化道损伤的问题[2]。因此,必须要在手术过程中为患儿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从而在稳定患儿及其家属情绪的同时,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减少上消化道损伤、异物滑脱等问题的发生。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在经过护理干预措施以后,患儿的临床效果要强于护理前(P<0.05),证明在行胃镜下取出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疾病的过程中,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存在不可小觑的重要价值,是保障患儿能够提高配合度、依从度、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也是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为患儿胃镜下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期间应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保障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并且达成缓解患儿病情、加速患儿康复、维护患儿生活质量、拉近护患关系等诸多优势,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得到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晓云,满桂月,韦巍巍.对进行无痛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7):15-17.
[2]刘晓文,魏文琼.91例患儿胃镜下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01):38-40.
作者简介:侯清,女,籍贯:四川苍溪,生于1973年11月10日,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胃肠疾病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