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卢旭丽 王丽君
[导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由于人体下肢动脉粥祥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堵塞血管,导致下肢慢性缺血的疾病,简称“下肢动脉硬化”。
        卢旭丽 王丽君
        乐山市人民医院小儿血管肛肠外科 四川省乐山市614000
        摘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由于人体下肢动脉粥祥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堵塞血管,导致下肢慢性缺血的疾病,简称“下肢动脉硬化”。该病症是一种全身性、退行性病变,一般好发于60岁以上老年男性,而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趋势,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据报告数据表明,目前我国60岁以上动脉硬化发病率高达79.9%,已成为临床医学上常见四肢血管疾病之一。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综合护理;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一般由轻至重逐渐发展,根据患者的病变程度,下肢动脉硬化的症状分为四期,初期主要表现为患肢麻木、身体畏寒发凉、间歇性跛行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静息痛、组织坏疽、以及皮肤色泽暗红等进行性肢体缺血症状,严重患者还可能会并发肌萎缩、关节僵硬、缺血性神经炎、肢体坏疽甚至坏死等病症。
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机制
        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发病机制与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根据目前临床医学研究,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说法:a)损伤及平滑肌细胞增殖:由于各种损伤因素,比如高血压、化学物质刺激、病毒细菌等导致内皮细胞损伤,损伤后会刺激细胞释放生长因子,从而导致平滑肌细胞增殖与细胞外基质积聚,进而形成SMC源性泡沫细胞,最终引起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b)脂质浸润:即脂质在动脉内膜积聚,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导致动脉壁脂代谢紊乱,进而引起动脉粥祥硬化;c)血流动力学:血液中的血细胞和胶体等多种液体,在血管中的流动有一定的冲击力,往往在动脉分叉部位、或者某些特殊的解剖部位,会造成慢性机械性的损伤;d)遗传因素:根据遗传学报告调查表明,有此病症家族史的群体,发病率通常比正常群体高2-6倍,主要是因为遗传因素导致患者细胞合成胆固醇反馈能力下降,胆固醇过多的积聚而引起动脉硬化闭塞病症。
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与护理以及效果阐述
        1、治疗方式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应该进行综合治疗,轻症状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重症患者则应以手术或者血管腔内治疗为主。
        1.1一般治疗:主要是通过减少和消除动脉硬化的诱发因素,包括严格戒烟戒酒、注意日常饮食、适当进行肢体锻炼等,其目的在于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促进肢体循环的形成。


        1.2药物治疗:由于患者个体因素差异,需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患者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a)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有效预防急性血栓,并且有效提高术后动脉血管和移植血管的通畅率,在临床上通常被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b)他汀类药物:这类药物一般适用于胆固醇增高病症的患者,能够有效降脂;c)西洛他唑:该药物是通过抑制血小板和血管平滑肌内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从而引起血管扩张,有效缓解动脉硬化;d)降压药物:服用这类药物,比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可以控制患者高血压,有效避免动脉斑块风险……
        1.3手术治疗:对于动脉硬化病症严重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病变部位、范围、血管通畅等全身状况,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医学上应用的手术治疗方案如下,a)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合并支架术:即经过皮穿插入球囊导管至动脉狭窄部位,再借助适当压力让球囊扩胀,从而使得病变官腔恢复正常的血流,其优点是创伤小、手术后恢复较快,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其作为首选治疗方案;b)动脉内膜剥脱术:该治疗方案适用于局部动脉闭塞的患者;c)动脉旁路术:该治疗法分为解剖旁路与解剖外旁路两种方案,一般通过人工血管,在闭塞动脉处作旁路转流,让下肢血流重新运转起来;d)截肢术:此治疗法主要针对下肢已经大片坏疽和坏死,已经无法正常生活的患者[1-2]。
        2、护理要点
        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患者,除了在医生专业指导下进行治疗外,护理也是极为重要的,通过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与日常饮食习惯等,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病症的发展。以下为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的一些护理要点:
        2.1饮食护理:a)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并且饮食要以清淡营养为主。b)要注意膳食多样化,建议患者食用碳水化合物,比如:豆类、蔬菜、全麦制食品等,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或者适当摄入鸡蛋、深海鱼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及时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等,可改善患者血管的弹性和通透性,助于溃疡的愈合,从而减轻患者病症的痛苦。
        2.2日常护理:a)足部护理:患者每天需保持足部卫生的清洁与干净,趾甲应由专业人员修剪,禁止任何形式的热敷,避免加重组织细胞缺氧而死;b)日常锻炼:每天保持肢体锻炼的习惯,锻炼可增加侧肢体血管的数量,扩张血管的直径,并且提高肌肉组织的摄氧、以及无氧代谢的能力,从而有效延缓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c)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并且安全用药。
        2.3预防护理:a)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有助于高密度脂蛋白的增加,减缓下肢动脉硬化。b)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不要熬夜以及过度劳累,应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情绪激动,每天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c)早期筛查:对于病发性高的群体,特别是老年群体,应该保持每年体检的习惯,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如若病发则应该及时就诊治疗,经过及时治疗一般可治愈,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3]。
        三、总结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临床医学上非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大部分患者,对于动脉硬化病症的发生与治疗、护理却缺乏认识,小腿隐隐作痛,患者却不以为然最后导致截肢的案例也不少见,所以,人们应该树立对任何疾病及早预防和治疗的观念,早发现、早诊断,才能够有效治疗疾病,从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曾美红,徐姝娟,朱红筠,汪爱梅.综合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37(3):303-305.
[2]冯培芳,周艳娇,赵冰茹.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26例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8,3(13):64-65.
[3]祖红波,白艳红.综合护理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对其疼痛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73):273-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