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护理干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吕磊,梁华凤*(通讯作者)
[导读] 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通过集束护理干预后,分析对该护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影响情况。
        吕磊,梁华凤*(通讯作者)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云南 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通过集束护理干预后,分析对该护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影响情况。方法: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采取计算机随机选号法选取接受重症监护治疗的82例患者,将上述患者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n=41),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采用集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治疗期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比组,治疗期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优于对比组,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通过集束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改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关键词:重症监护;集束护理干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属于获得性肺炎,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至拔管48小时内出现的感染性肺部炎症,主要发生于重症监护患者,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当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需要给予患者及时的护理和治疗,控制患者病情恶化程度[1]。因此,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通过集束护理干预后,分析对该护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影响情况。其中,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采用对比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采取计算机随机选号法选取接受重症监护治疗的82例患者,将上述患者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法(n=41),观察组采用集束护理干预(n=41)。其中,对比组男女比例为21:20,患者年龄均值为(53.36±3.85)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2:19,患者年龄均值为(54.20±3.69)岁。纳入标准:本研究经伦理研究中心讨论通过,患者知晓本研究内容签署相关协议。两组患者数据均无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对该组患者进行集束护理干预。(1)体位护理: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在患者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调整患者的治疗体位,将患者的病床抬高30°~45°,并使患者保持半卧位,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提高痰液引流效率,同时,更换卧位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避免痰液倒流。(2)插管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插管治疗时,分为前中后三种护理流程,气管插管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口腔进行严格消毒,在插管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表现,防止出现呕吐、倒吸等下现象,气管插管后,对患者的胃液pH值进行监测,给予患者保暖护理。(3)加强呼吸机管理:在护理期间需要定期对呼吸机内部的气囊压力进行监测,病定时排空集水瓶,对呼吸机中的冷凝水进行及时的清理,防止出现倒流情况,同时尽早脱机拔管。(4)口腔护理:在对患者进行集束护理干预过程中需要规范对患者口腔护理,每日对患者的扣钱进行清洁,采用漱口水等使患者的口腔保持干净,防止在进行呼吸机治疗时感染细菌等,并采用氯已定溶液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对患者口腔中的痰液进行及时清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治疗期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其中,并发症主要包括咳嗽不止、肺不张、肺部湿啰音严重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方法为:SPSS17.00;计量方法为:百分数(%)和(x±s);组间比较核检验方法为:x2和t;如果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8.70%(3/41),对比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8.70%(7/41),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比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其中,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由于自身病情较为严重,呼吸功能较弱,在治疗期间需要通过采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使患者的生命得到维持,但是由于患者抵抗力免疫力较弱等原因,在使用呼吸机期间容易引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导致患者的治疗周期被延长,增加治疗难度,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为避免重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需要针对性重症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护理,通过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和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病率。集束化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制定的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插管护理、无菌护理、加强呼吸机管理、口腔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等,起到有效预防的作用。规范口腔护理相关措施、定期更换管路、及时倾倒冷凝水、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出现各种感染现象,另外尽早开放胃肠道,给肠内营养支持,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通过集束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缓解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影响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琳.气道优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11):1545-1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