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婉婷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541002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我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心理障碍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心理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系统护理;类风湿关节炎;心理障碍
前言: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包括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严重时出现关节畸形,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且患者面临致残风险,心理压力过大。就此,在临床治疗中,需通过相应护理手段,调节患者心理情绪,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本文于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98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49例,性别:男/女=22/27,年龄(48.02±3.41)岁,平均病程(5.73±0.54)年。观察组49例,性别:男/女=21/28,年龄(48.38±3.35)岁,平均病程(5.75±0.46)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2)患者家属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精神障碍;(2)患者完全丧失自理能力;(3)患者合并肺结核等传染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病情观测、用药指导、健康宣教。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1)用药干预,为患者制定用药时刻表,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告知患者家属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定期观测患者生理指标,发现异常后立即告知医生。(2)饮食干预,为患者提供科学食谱,以高蛋白、低脂食物为主,告知患者不可食用高脂、生冷硬辣食物。(3)心理干预,实施一对一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科学介绍类风湿关节炎,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以成功案例鼓励患者遵嘱规范生活,可有效控制病情,培养患者治疗信心。(4)康复训练,在患者疼痛缓解后,开展肌肉关节被动训练,预防关节僵硬,逐渐扩大活动范围和力度,恢复患者肌肉力量。
1.4 观察指标
(1)心理障碍评分,护理前和护理后1个月,分别使用SAS和SDS评价量表评估患者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水平,分数越高,患者心理障碍越严重。
(2)生活质量,护理后1个月使用SF-6评价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满分1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检验计数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障碍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心理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jpg)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为缓慢隐匿疾病,难以治愈,复发率较高,患者受病痛影响,生活质量下降,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系统护理干预可根据患者实际状况,给予系统性护理,鼓励患者以积极态度配合治疗,改善预后[2]。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心理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系统护理干预可指导患者科学治疗,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加速患者康复,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系统护理干预可为患者用药、饮食与康复训练提供详细指导,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系统护理干预可调节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普及。
参考文献:
[1]朱凤雯.系统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11):191-192+194.
[2]孙玉娟,常晶晶,杨晓敏.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西藏医药,2021,42(0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