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贝贝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200003
摘要:目的:针对尿管置管循证护理对脊髓损伤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观察对象:脊髓损伤留置导尿管患者,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8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尿管置管循证护理)与对照组(n=40,常规护理)两组,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7.50%(3/40)低于对照组患者27.50%(11/40),(P<0.05);导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32.50%),(p<0.05)。结论:针对脊髓损伤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尿管置管循证护理,对于预防尿路感染发生、导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价值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关键词:尿管置管;循证护理;脊髓损伤;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而言,由于神经系统低级反射中枢与高级中枢的通路终端影响,患者出现神经源性膀胱的风险较高,具体临床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排尿异常等,因此针对脊髓损伤患者,需要通过留置导尿管来进行排尿,待患者病情平稳,进入恢复期后,应当尽早将导尿管拔除,病通过膀胱训练、间歇导尿的方式,进行膀胱功能恢复。但是,由于大部分医院不具备以上条件,导致患者术后仍然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来解决排尿问题,期间仍需要多次进行导尿管的更换,因此,也增加了患者尿道损伤、尿路感染的风险。如何针对此类患者进行针对护理护理干预,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的术后舒适度,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1]。本次研究以术后护理方案的选择进行探讨,就尿管置管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以8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脊髓损伤留置导尿管患者,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8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基础资料差异,患者之间能够比较(p>0.05)。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有男性22名,女性18名,年龄最大者59岁,年龄最小者27岁,平均年龄(40.05±3.47)岁,颈脊髓损伤患者11例,胸脊髓损伤患者13例,腰脊髓损伤患者9例,马尾神经损伤患者7例。
观察组患者(尿管置管循证护理),有男性25名,女性15名,年龄最大者58岁,年龄最小者25岁,平均年龄(40.10±3.45)岁,颈脊髓损伤患者10例,胸脊髓损伤患者18例,腰脊髓损伤患者7例,马尾神经损伤患者5例。
1.2方法
常规护理:按照常规尿管留置方式进行留置导尿,护理。
尿管置管循证护理:设定检索词:“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留置尿管”,在专业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根据循证文献,对观察组患者留观留置护理细则进行指定,具体内容包括:(1)全程无菌操作;(2)采用12F乳胶导尿管进行尿管只管;(3)在置管前,对尿管前端进行充分润滑,润滑范围不低于5cm;(4)在置管前,对患者外阴进行充分清洁;(5)在置管后,向尿管气囊注入水量,承认为10ml,置管后,对患者即其家属就留置导尿管后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宣教,以及尿管维护护理。
1.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2]。
(2)记录患者导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尿路感染发生率
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7.50%(3/40)低于对照组患者27.50%(11/40),(P<0.05)。
2.2导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导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32.50%),(p<0.05)。见下表1:
表1 导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jpg)
3讨论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指在无其他明确感染源基础上,经尿道留置尿管患者,出现明显的菌尿、临床体征、症状的尿路感染情况,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而言,由于受到脊髓损伤的影响,患者膀胱功能将出现障碍,进而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率[3],此外,患者如存在损伤程度严重、留置导尿管时间长、尿流动力学较差、尿路感染史等情况时,出现尿路感染的风险更高[4]。
因此,本次研究针对观察组患者提出了尿管置管循证护理,研究结果显示,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7.50%(3/40)低于对照组患者27.50%(11/40),(P<0.05);导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32.50%),(p<0.05)。该结果提示,通过对脊髓损伤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尿管置管循证护理,能够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5]。
综上,针对脊髓损伤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尿管置管循证护理,对于预防尿路感染发生、导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郑慧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1):192-193.
[2]雷磊,刘清华,赵军华.无痛管理模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175-176.
[3]黄珏.全程护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2):61-63.
[4]蒋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对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1):38,43.
[5]周小华,赵婷婷,袁经阳."三防三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假体脱位的预防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