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在心脑血管病区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芮兰欣
[导读] 分析研究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在心脑血管病区中的应用效果。
        芮兰欣
        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在心脑血管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180例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0例患者接受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90例患者接受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围绕两组研究对象的的跌倒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4.21%、18.04%,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9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6.71%),p<0.05。结论:将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应用于心脑血管病区内的患者,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同时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心血管病区;心理干预
        引言: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显著,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重,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近几年来,国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加大。老年群体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群体,老年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机体功能的衰退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降低,各种不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跌倒是心脑血管病区患者极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之一,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很可能会由于跌倒而引发严重的后果。所以,护理人员加强心脑血管病区患者的防跌倒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旨在分析研究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在心脑血管病区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180例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的男女比例为51∶39,平均年龄为(57.58±7.16)岁,平均病程为(4.31±0.98);观察组的男女比例为53∶37,平均年龄为(56.72±6.98)岁,平均病程为(4.62±0.79);对比两组患者在婚姻状况、接受教育情况、经济收入情况等一般资料后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90例患者接受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90例患者接受预见性防跌倒护理。预见性防跌倒护理的具体护理措施叙述如下。
第一,优化病区内的各项设施。改善病房的环境,确保病房内干净整洁,病房内一切设施及物品的摆放,都要坚持安全性原则,为预防患者出现跌倒事件,病房门口切勿设置门槛。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正确摆放生活用品,生活必需品一定要摆放到患者容易拿到的位置,比如说,患者的眼镜要放置到床头柜上。患者的病床的高度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呼叫器要放置到患者针头旁边。心脑血管病区走廊内、卫生间内,都要设置扶手,地方要保持干燥状态,对于存在危险的地方,要设置警示标语来提醒患者。
第二,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护理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日常宣教等方式来帮助患者了解跌倒的危害性以及引发患者跌倒的多种危险因素,以强化患者及家属的防跌倒意识,同时掌握正确的起身方式、穿鞋方式等。

对于那些存在高跌倒风险的患者,要确保其一切行动有专人陪伴,防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
第三,加强患者服药后的护理。心脑血管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会服用多种类的药物,其中有些药物是具有镇静作用、安眠作用的,患者服用该类药物后,会出现反应迟钝的现象,这就加大了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服药情况,同时加强服药管理,严格遵医嘱让患者服药,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镇静安眠类的药物要在患者上床后服用。患者服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是否存在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如果患者服药后出现上述症状,则需要护理人员加强管理,防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为了避免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对于服用降压类药物、利尿类药物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将其床头抬高,当患者因体位变化而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时,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置于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进行休息。
1.3观察指标
围绕两组研究对象的的跌倒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4.21%、18.04%,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9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6.71%),p<0.05。
        3讨论
通过分析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发现,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心脑血管类疾病是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民众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处于逐年升高的一个状态。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在全球范围内都引起了高度关注。老年群体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群体,老年群体由于自身机体功能的衰退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降低,各种不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特别是在疾病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发生跌倒事件。患者跌倒后,轻者会出现皮肤受损、软组织损伤、骨折等问题,重者还会引发卧床不起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跌倒事件,不仅会对患者住院治疗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还可能导致患者失去生命。所以,护理人员要重视防跌倒护理工作,通过应用预见性防跌倒护理来防范跌倒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加强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安全宣教工作,全面提升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对病区内的环境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改善,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的危险因素,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加强患者的用药管理,特别是要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几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出现。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4.21%、18.04%,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9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6.71%),p<0.05。这就说明,将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应用于心脑血管病区内的患者,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同时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丽,杨福弟,伍娟英.31例院内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华夏医学,2019,32(03):150-153.
[2]尚雍涓.防跌倒护理在心脑血管病区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9):213-214.
[3]陈建宇.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在心脑血管病区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4):126-127.
[4]陆瑞珍,麦洁文,刘兰萍.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在心脑血管病区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5):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