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任超男
[导读] 对安全教育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任超男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省新乡市  453100
        摘要:目的:对安全教育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传染科护理人员工作记录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并督促其将安全理念运用到日常工作实践中。统计实施安全教育后传染科护理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安全教育管理后,我院传染科护理人员感染率为0,护理差错率为0。结论: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能有效的降低护理差错率,同时还能够保证护理人员健康安全,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安全教育;传染科;护理管理;防护
        传染科作为医院重要的科室,传染科所收治患者较为复杂,包括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通常与气候、季节等因素有关,且很多传染病具有传播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1]。艾滋病、肺结核、麻疹、流行性乙肝等都是临床常见传染病,只有强化传染科护理管理,才能严格控制高危传染源,为医护人员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期间我院传染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护理人员年龄20~31岁,平均年龄(25.4±2.6),包括男性护理人员2名,女性护理人员6名。
1.2方法
        安全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化制度性学习。对于医院传染科护理人员来说,由于其基本素质有所差异,为了能够强化工作人员素养,必须采取职业素养教育模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科内讲课活动。尤其是组织传染科人员学习关于传染科管理制度,如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科管理规范等,帮助传染科人员树立护理风险意识,让其能够对交叉感染、自身感染预防等有更加清晰的了解,能够熟悉感染科相关物品、器械的使用标准,避免由于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感染问题。护理人员必须定期开展体检活动,尤其是血液传播感染病(肝炎、艾滋病)。第二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自我防范能力。感染科护理人员必须树立自我防范意识,能够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文件,能够合理规避风险。在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中,将法律知识、专业知识都纳入到培训内容中,注重岗前培训活动,能够引入案例实施针对性教育,能够从中总结经验,避免类似问题发生。确保其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不断提升感染科护理质量[2]。第三,强化风险防范。优化医院传染科环境,坚持清洁、无菌等原则,明确传染科消毒、隔离的界限,对科室格局进行有效布置,从基础防护入手,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情况。对工作区域人员流动进行有效限制,坚持消毒、隔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对灭菌容器进行检查,将安全隐患消除。第四,实施有效心理干预。感染科护理工作人员平时工作环境特殊,平时工作中往往会具有较强的工作压力,护士长必须坚持人文关怀,对传染科人员晋升信息给予明确,营造一个更加良好晋升渠道,同时为护理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3]。平时工作当中,还需要进行科学的排班,还需要通过科学排班登记制度,成立休假本,通过合理调休方式,满足相关人员休息请假需求。

对于无法满足请假休假要求的,则需要护士长做好积极沟通、解释,通过有效心理干预,采取激励、疏导结合的方式,平时护士长还需要加强和护理人员的沟通,了解其心理动态,帮助其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认真听取其内心倾述,听取护理人员提出的工作建议。
1.3观察指标
        对我院感染科护理人员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期间发生丙肝、乙肝、艾滋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护理差错情况、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有效统计与分析。
2结果
        在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感染科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工作,此期间科室护理人员没有出现感染情况,乙肝、丙肝以及艾滋病感染率均为0。同时,护理人员工作差错率为0。
3讨论
        医院传染科收治患者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传播性较强,如果不注重防护管理,甚至会导致大范围传染,对感染科其他患者以及护理人员健康造成威胁[4]。传染科医护工作者是实施护理管理的关键,除了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护理外,自身还必须能够树立自我防护意识,能够提升自我防护能力,制定科学的防护措施,加强对传染源的控制,减少疾病扩散的可能性[5]。
        具体来说,传染科护理管理风险体现在患者、医护人员两个层面。 一些新进感染科医护人员操作技能较弱,在执行医嘱中容易出现操作失误,不仅会导致患者痛苦增加,还容易引发护患纠纷,甚至导致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同时,传染科病房环境而是影响感染率的重要因素,如果病房环境差,对患者没有做到合理安排,则容易出现交叉感染问题,也会引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满。而在对传染病患者治疗、护理中,由于接触患者体液、皮肤、血液等,但没有进行及时的清洗处理,导致病菌残留在护理人员皮肤上,会增加感染的几率[6]。
        本次研究过程中,我院传染科在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期间,对全体护理人员实施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相关医护人员树立安全意识,通过安全防护制度,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评价。从结果上来说,安全教育实施后,本科室发生丙肝、乙肝以及艾滋病感染的情况为0,且没有发生护理差错情况。
        综上所述,在医院传染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树立安全防护措施,能够降低感染风险,全面提升传染科护理管理水平,为患者、医护人员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严飞,高萍,夏丽清.安全教育和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J].饮食保健.2019,10(8):21-22.
[2]金立方.分析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强化安全教育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25(9):99-101.
[3]傅荣平,薛仁珍.强化安全教育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分析[J].科学养生.2019,10(7):87-88.
[4]王静娟,黄志宇.个性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21(8):211-212.
[5]雨霏霏.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26(13):144-146.
[6]肖倩.自护理论安全教育对于脑卒中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分析[J].现代养生.2019,17(13):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