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0
摘要: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唐县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术后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8.00%;研究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分别为(60.38±9.46)、(89.67±12.34)分,高于对照组的(41.02±6.34)、(74.61±10.38)分;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9.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面护理干预;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应用效果
1导言
神经外科主要针对诸如颅内肿瘤、急性脑出血等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方法[1]。此类患者绝大多数病情危重、发病急,手术治疗时往往行气管插管维持呼吸稳定,手术完成后也需要留置气管套,因此神经外科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更高。为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必须给予患者更加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选取了15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就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取高唐县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中女性38例,男性37例;年龄34~79岁,平均(47.31±3.64)岁;病程2h~1d,平均(6.13±0.49)h;脑挫伤患者1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3例,硬膜下血肿11例,高血压脑出血15例。研究组中女性39例,男性36例;年龄36~79岁,平均(48.03±3.52)岁;病程1h~1d,平均(6.22±0.44)h;脑挫伤患者1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4例,硬膜下血肿13例,高血压脑出血11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2.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神经外科手术适应证;临床资料完整;家属或本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中途退出;不符合神经外科手术指征;临床资料缺失。
2.3方法对照组神经外科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包括康复训练、饮食指导、生活护理、用药指导等。研究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意识状态。可以利用相关量表对患者的运动反应、睁眼、语言等进行评估,从而评定患者意识状况。对于大多数神经外科患者,其脑部受损后往往会发生持续性生命体征紊乱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操作时应准确观察其脉搏、体温、血压、呼吸等变化,观察瞳孔形态及大小,如果瞳孔散大,或同时伴随出现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情况应警惕脑疝发生风险;若两侧瞳孔大小多变,应警惕脑损伤。(2)躁动护理干预。如果患者有躁动表现,护理人员应给予适当的保护性约束,以免损伤脑意外的部位,与此同时及时查明原因对症处理,避免盲目性使用镇静剂,加重病情。(3)管道护理干预。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大多需要留置尿管、手术引流管等多种管道,护理人员应重视管道的通畅程度和位置,准确记录引流量和引流物的性质、颜色,如果发生异常及时处理。(4)昏迷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将床头抬高大约20°;对于深度昏迷的患者,还应该协助其保持侧卧位。在预防并发症方面,护理人员应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定期清洁其头部和足跟部,如果其眼睑闭合不全,还应该使用眼膏。
2.4评价标准(1)日常生活能力:依据Barthel量表作为评价标准,评定内容包括洗澡、穿衣、进餐、大小便等,满分为100分,评分>60分表明上述活动基本自我完成;评分在41~60分之间表明上述活动需要帮助;评分在20~40分之间表明上述活动需要较多帮助;评分<20分表明完全需要帮助。(2)运动恢复能力:依据Fugl-Meyer量表[3]作为评价标准,评定内容包括四肢协调能力以及上下肢放下、提起、伸展等活动,满分为100分,分数与患者运动能力成正比关系。(3)护理满意率: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水平等。分数≥75分为非常满意,60~74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4)并发症:主要包括低氧血症、误吸、肺部感染等。
2.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
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jpg)
4讨论
神经外科性疾病通常病情危重、发病急骤,需要手术治疗,而且手术完成后需要留置引流管,易发生感染。鉴于此,针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和治疗也具有较大难度。近些年神经外科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而给予患者有效且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有效率。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舒适、清洁的住院环境,定期为患者清洗、翻身,预防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家属,受患者病情影响也会产生较大心理压力和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其交流沟通,稳定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除上述基本护理之外,本次研究中分别针对发生昏迷、躁动等情况的患者进行了全面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神经外科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表明此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5结语
综上所述,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新.全面护理干预在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9,27(02):190-192.
[2]杨小白.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786-4787.
[3]陈奕君,吴燕丹.全面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20):75-76.
[4]张华.全面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5):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