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津子
枣庄市中医医院(山东枣庄2771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取2018年12月-2020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70例为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概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态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发生心室颤动,心率过快及气短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改善临床相关指标,促进恢复,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属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1]。临床表现多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研究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取2018年12月-2020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70例为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8~79岁,平均(60.54±7.8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3 min~10h,平均(3.24±1.03)h;观察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49~80岁,平均(59.99±7.86)岁;发病到就诊38min~9h,平均(3.28±1.04)h。
1.2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予患者健康宣传教育,并讲解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嘱治疗中注意事项,保持良好心情等。观察组用循证护理:(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接受相关知识培训,明确护理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并针对心肌梗死出现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对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缓解紧张情绪,建立良好医患关系[2]。(2)心肌梗死患者会产生临床持续性疼痛,医护人员结合患者临床疼痛程度,给予相应镇痛药物的治疗,并选择合适时间段进行有效控制,指导患者掌握自我临床镇痛的方式,缓解疼痛,同时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相应镇痛药物进行止痛。指导患者多摄入蔬菜水果等食物,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禁止食用辛辣并含有刺激性食物。(3)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变化,加强病房巡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先兆情况及时给予治疗。保持病房内温度适宜,避免强光以及噪音干扰,保持良好休息环境,提高舒适度,遵循医嘱用药,加强观察患者意识以及皮肤状态,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停止用药,根据机体情况给予康复锻炼,注意训练期间是否有胸闷以及气短症状出现,若存在应及时停止训练卧床修养[3]。
1.3观察指标
(1)临床相关指标。包括临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态度。临床满意度满分100分,工作态度满分50分,两类指标分数越高,表明护理效果越高。
(2)并发症概率。包括心室颤动,心率过快及气短等。
1.4统计分析
用SPSS2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相关指标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态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jpg)
3.讨论
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现象,临床多表现为剧烈的胸骨疼痛,同时患者体内的药物不能完全缓解造成体内酶活性较高,诱发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等严重临床不良症状,若及时治疗不当会影响生命安全。患者在患有心肌梗死中会导致心肌细胞纤维化造成心律失常,该类症状是导致患者死亡重要原因,因此需积极采用治疗,促进心率恢复正常,为降低患者死亡率还应给予护理干预。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态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于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改善临床相关指标,促进恢复。临床使用循证护理进行辅助治疗,该项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解决患者在相关护理方面的问题,提供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提高治疗效果[4]。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室颤动,心率过快以及气短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于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降低临床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改善临床相关指标,促进恢复,能够降低临床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梁钟琴, 赵瑞芳. 循证护理在急诊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重庆医学, 2019, v.48(20):72-74+78.
[2]张昊昕.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 v.27(S2):139-140.
[3]吕萍, 金光临, 曾丽萍,等. 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西北药学杂志, 2018, 033(002):250-252.
[4]叶加虎、朱平、陈蓉、孙虹. 利多卡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0, v.20(04):71-73.
[5]杨立佳, 李竹琴.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相关临床研究[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 10(09):121-123.
[6]蹇祥玉, 路海云, 叶秀莲,等. Ⅰ期心脏康复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 011(012):1484-1486,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