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珍珍
南通市如皋广慈医院心内科 江苏 南通 226500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心衰护理中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52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一般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就满意度、生活质量展开观察。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满意度依次是:96.15%、80.77%,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职能分数全部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为慢性心衰病患融入综合护理,有助于提升满意度,并优化其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确切,应进一步推崇。
关键词 综合护理;慢性心衰;满意度;生活质量
慢性心衰致病因子同心室功能不佳间存在必然关联,患病后对病患正常生活产生的负影响颇多[1]。临床医治时的着重点是防预、延缓心衰,加快症状缓解进程,全面优化预后,力争将致死率降至最小化[2]。但医治期间必须融入科学指导,以此为优化最终疗效提供基础保障。因而本文中就为该类病患加入综合护理产生的影响作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52例慢性心衰患者,各组26例。对照组男、女各16、10;年龄60-82岁,中位(66.98±5.13)岁;病程0.5-7.5年,中位(3.29±1.46)年。观察组男、女各15、11;年龄60-81岁,中位(66.87±5.23)岁;病程0.4-7.6年,中位(3.31±1.39)年。入选病患对本实验已进行全面了解,并同意参与。将①精神异常;②存在严重感染;③患有重大病症者全部排除。各组基准数据,于统计得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综合干预。①健康教育。全面结合病患理解能力将健康知识,如诱病机制、具体疗法、用药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详细同其介绍,让病患能够充分了解病症。②心理方面。多同病患交流,探知病患内心深处的具体苦恼,并给予安慰、鼓励,让病患能够感知到真实关心。同家属沟通,告知家属日常生活中多关心、支持病患,让其能够感受到最大的情感支持,使其内心负担全数消解,能够安心接受治疗。③睡眠干预。告知病患睡觉时处半卧位,并做好环境营造,使病室时刻处恒温、湿状况,严控噪音,让病患能够安心休息。若使用利尿剂或中枢兴奋类药物时,尽可能于早上使用,以免对病患睡眠质量造成负影响。并对其足底进行按摩,用温水泡脚,使睡眠质量得以改进。④用药方面。向病患普及正确用药的关键作用,让其充分掌握用药剂量、方式和对应的不良反应,做到遵医用药,并告知家属做好监督。若用药期间出现呕吐和头晕现象时,告知医务人员处理。⑤饮食。病患日常饮食中必须保持清淡,以免摄入大量的钠成分使血压骤升,对最终疗效会产生负影响。并且所摄营养中要严控胆固醇、脂肪酸含量。⑥运动。待病患病况趋于稳定后,充分结合其病况指导其做相应运动,如散步、太极等,使病患体质得以提升,以免出现血栓、压疮等不利情况。但运动中途对量、强度应合理掌控,存在任何不适时及时终止,不可过度劳累。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满意度。②生活质量:参照QOL评分表对其生活质量展开评估,分数同生活质量间持正向关系[3]。
1.4统计分析
本统计软件版本:SPSS23.0,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行检验,统计结果参照P<0.05。
2 结果
2.1 满意度
观察组、对照组总满意度依次是:96.15%、80.77%,P<0.05。见表1。
.jpg)
3 讨论
慢性心衰多发于老年群体,病患心肌收缩功能出现异常后会致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普及,使患发该病的人数与日俱增,该病对病患正常生活会造成直接负影响。患病后存在的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心胸区疼痛及心悸等。临床中将优化心功能作为首要目标,并做好心肌重构的防御工作,以此将症状得以改善,确保病患生活质量得以优化[4]。该类病患多需借助药物治疗,需要卧床休息的时间久,身体活动受限,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恢复进展。因而临床中行具体干预指导时,需对病患身心两方面内容都高度重视,以此加快症状缓解速度,让其早日康复。
综合护理所涵盖的内容较全面,所有指导工作都是围绕病患展开,把病患立于主导地位,对其合理的身心需求都尽量满足,面对病患存在的所有疑虑及时作出正向排解,让其能感受到舒适,主动参与到各项医务环节中,将依从性提升,做好配合[5]。对病患实施各项照顾时必须要保持良好态度,要有耐心,各项操作应细致入微,让其身心完全放松,积极配合各项工作,使病症早日康复,尽早出院。
本文中观察组、对照组总满意度依次是:96.15%、80.77%,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职能分数全部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所述,为慢性心衰病患融入综合护理,有助于提升满意度,并优化其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确切,应进一步推崇。
参考文献:
[1]陈丽萍, 符娇珠,等.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16):2043-2046.
[2]潘媛媛,陈萍,等. 多元化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衰伴营养不良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9, 014(001):118-122.
[3]朱丹丹.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 v.27(S2):153-155.
[4]茅溢恒, 刘燕. 运动康复训练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康复效果[J]. 中国临床医学, 2019, 026(005):741-744.
[5]李媛.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J]. 新疆医学, 2020, v.50(07):98-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