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盼盼
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娩出的100例新生儿展开本次研究,本次参与研究的100例研究对象,被随机均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以及接受优质护理管理的观察组。围绕两组两组研究对象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家属对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新生儿实施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优势十分明显,护理人员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来实施护理干预,不仅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优质护理管理;应对效果
引言:
新生儿属于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得到更优质的护理干预。新生儿与母体分离时间较短,其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并未发育完全,面对外界各种刺激,难以进行有效应对。我院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来为新生儿实施护理干预,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随着民众生活质量及生活标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新生儿的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传统模式下的新生儿护理难以满足当前新生儿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改进新生儿护理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优质护理管理属于新型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围绕新生儿展开护理工作,为其提供全方位的细致护理,护理内容得到深化,护理水平显著提升。本次研究围绕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娩出的100例新生儿展开,旨在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娩出的100例新生儿展开本次研究,本次参与研究的100例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新生儿家属均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平均日龄为(16.13±3.14)天,剖宫产28例,顺产22例;观察组的平均日龄为(17.05±1.94)天,剖宫产25例,顺产25例;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来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新生儿常规护理管理的内容叙述如下。护理人员为新生儿家属进行相关内容的健康宣教,让新生儿家属了解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方法,观察并记录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大小便次数及颜色等各项指标,当护理人员发现新生儿存在异常时,要第一时间向医生汇报。护理人员要在新生儿出院时,告知家属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1.2.2观察组新生儿接受优质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来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新生儿优质护理管理的内容叙述如下。
第一,对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密切监测,新生儿的床单位要保持整洁,合理控制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通过宣教的方式让产妇及家属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方法,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为产妇顺利的开展母乳喂养提供保障,同时还要教会产妇及家属照顾新生儿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第二,加强肚脐护理,定期做好新生儿肚脐的消毒护理工作,同时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新生儿肚脐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注意事项,有利于降低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第三,加强体位护理,护理人员要定期调整新生儿的体位,避免出现新生儿皮肤损伤的不良护理事件,护理人员可以借助能够变换多种形状的婴儿支架来有效预防新生儿因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而出现的皮肤受损问题。
第四,监测新生儿的排便情况,护理人员通过观察新生儿的体表变化来了解、判断新生儿是否出现产后病变,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尽快开展介入治疗。此外,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的排便情况,来对母乳喂养的时间进行合理调整。
第五,加强抚触护理,抚触护理的开展与实施,不仅可以促进新生儿的护理功能发育,还可以促进新生儿消化功能的发育,同时还能促使新生儿和家属之间形成更密切的感情联系。
第六,加强疾病护理,黄疽、湿疹等疾病都属于是新生儿易患疾病,为了有效避免这些疾病的出现,护理人员要确保新生儿皮肤处于干燥的状态,同时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对于患病的新生儿,要及时给予有效的介入治疗与护理。
第七,创建家庭病房,在综合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患病新生儿建立家庭病房,让新生儿接受袋鼠式护理,促进新生儿的早日康复。
1.3观察指标
围绕两组两组研究对象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展开对比。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
2结果
2.1新生儿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
观察组新生儿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为2.7%,对照组新生儿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为16.9%。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
2.2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7%,对照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1.3%。新生儿家属对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新生儿的特点决定了其十分需要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接触新生儿最多的人就是护理人员,护理人员要对新生儿的各项指标进行密切观察,为其提供优质护理。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接受优质护理管理后,产妇可以更快的接受自身角色的转变,产妇更加积极主动的与新生儿进行互动,同时也更加仔细的对新生儿的身体体征变化进行观察,产妇一旦发现新生儿发生变化,就会及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这样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同时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及满意度。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拉近了护理人员和产妇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信任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得到产妇及家属的认可,新生儿也将获得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在针对新生儿实施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优势十分明显,护理人员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来实施护理干预,不仅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小燕,邓小霞,李小妹.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9):105-106.
[2]胡婉妮,黄伊菊,廖锦文.基于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智慧健康,2020,6(14):84-85+93.
[3]丰文悦.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10):115-116.
[4]牛世芳,靳咏梅.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06):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