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患者的皮肤护理方法及效果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史茜
[导读] 对产科患者实施皮肤护理,分析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护理效果。
        史茜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目的:对产科患者实施皮肤护理,分析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对比实验,以不同护理措施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通过对护理效果的对比,探究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时,其极值分别为8.00%和24.00%,其中8.00%最低,为实验组数据,与对照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时,研究皮肤护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对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需临床加强重视。
        关键词:产科;皮肤护理;不良反应
        产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在产妇完成分娩后,身体内的各项激素水平并未恢复正常,身体机体较为虚弱,导致患者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感染是较为常见的,一旦皮肤清理不及时,导致细菌进入到产妇阴道或是切口处,便会导致感染问题的发生,患者出现炎症问题,甚至切口化脓,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1]。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就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对产科患者皮肤护理方法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分析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患者为例展开对比研究,时间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选取100例产科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93±1.23)岁,将患者分为两组,以平均分配为原则,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有效控制,使其以P>0.05为准。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管理,叮嘱患者服药,检查患者各项指标,并指导患者适当运动等。
        实验组患者采用皮肤护理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对患者实施皮肤瘙痒护理。患者通常会表现出皮肤瘙痒的情况,需要护理人员定期给予患者皮肤清洁,并将肥皂进行使用,对皮肤进行保护,避免患者体内出现水分蒸发的情况,在完成清洁后,可以给予患者一定的护肤品,保证皮肤湿润度,避免干燥,减少瘙痒情况。在服装方面,需要尽量为患者选择纯棉制品的服装,避免对皮肤造成过度的摩擦损伤,并对患者的瘙痒情况进行判断,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区分局部瘙痒和泛发性瘙痒,前者配合使用止痒剂,后者则使用抗组胺药物。其次,对患者展开化脓感染护理,对产妇患者进行观察,定期更换药物,针对剖宫产患者来说,其切口容易发生感染,需要给予患者敷料更换,并进行清洁,给予患者观察,一旦发现感染,则需要给予清洁和处理,改善感染问题,避免化脓。最后,对患者展开阴道清洁,采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阴道进行清洁处理,促进恶露的排出,避免其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必要时给予患者一定药物,促进患者恢复。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进行统计,主要将SPSS20.0软件进行应用,其中,对计量资料的计算,结果表示以(±s)为主,验证以t值为主,而计数资料的统计,比较结果采用(n,%)进行计数,进行验证,则用2值表示,在结果显示数据比0.05小时,表示此次研究计算存在意义。
        2结果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瘙痒,水疱和化脓感染等,在对其发生率进行比较时,其极值分别为8.00%和24.00%,8.00%最低,为实验组数据,与对照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科患者在分娩后,大多体质较差,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感染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一旦皮肤清理不及时,导致细菌进入到产妇阴道或是切口处,便会导致感染问题的发生,患者出现炎症问题,甚至切口化脓,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如果不能给予患者有效护理,便会延长患者的恢复时间[2]。在此基础上,常规护理通常只能对患者进行皮肤清洁,缺乏针对性,而皮肤护理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为清洁,保湿和防护,清洁,是帮助患者对皮肤进行清洗,将香皂或是沐浴露进行应用,保证清洁有效性,一边情况下,香皂和沐浴露等用品的作用是维持患者皮肤水分,而如果患者清洁完成后存在油腻或是干燥的情况,则表明相关产品质量不合格,需要重新选择[3]。其次,保湿处理,其是皮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完成皮肤清洁后,给予患者一定保湿用品,并尽量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减少患者皮肤水分的蒸发,给予患者足够水分,在阳光充足时,还应注意防晒,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影响。最后,防护则是加强日常对皮肤的重视程度,减少皮肤局部压力,选择合适材质的衣服,针对皮损部位需要进行积极处理,预防感染,更换敷料等,从而保证患者的皮肤健康[4]。本研究在将皮肤护理应用在产科患者中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比较结果表明皮肤护理实施的必要性,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护肤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综上所述,产妇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在产科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将皮肤护理方法进行实施是很有必要的,对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需临床加强重视,进行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秋怡. 手外科患者皮肤损伤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年5卷43期, 112-113页, 2020.
        [2] 高小青, 钱亚湖, 李萍.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C]// 2019年全国护理新进展与选题写作研讨会论文集. 2019.
        [3] 李怀颖.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v.18(30):220-221.
        [4] 张琳. 外科重症住院患者皮肤破溃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 皮肤病与性病, 2020, v.42;No.180(01):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